远在眼前近在天边
现在的社会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回老家过年时,家庭聚会并不温馨幸福,大家都抱着手机各玩各的,并没有想象中的欢声笑语;有的父母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自己玩手机,却要求孩子看书。看到家长们都不看书,孩子也抱起了平板电脑……
这的确反映出来的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现在的人们,不论是苍颜白发还是乳臭未干,都抱着手机,仿佛手机就是他们的命,一旦离手就无法生活,仿佛我们的沟通只能存在于网络之上,人们也只有在网络上才能有一丝存在感,而在现实中人们即使是面对面也不愿多说一句话。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万物日新月异。几十年前,轻便易携的手机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取代了笨重的座机,并轻而易举地坐上了通讯工具王牌的宝座。而现在,科技正全速发展着,手机也一次又一次的改进,现在的智能手机今非昔比,尤其是在如今的疫情防控时期,手机更凸显出其作用之大。更何况,手机还是“解闷神器”,不仅仅可以打游戏,刷抖音,看八卦资讯;手机上还可以读书,利用手机的便捷高效,提高学习效率等。人们常常慨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然而透过这表面上的繁荣和兴盛,我们不难看到其间隐藏的危机——许多人都成为了“手机奴”。在地铁上常常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地铁上免费提供的报纸无人问津,大家都低头玩着自己的手机,只有快下车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这样的低头族迅速地风靡全国,大街上,餐厅里,汽车中,随处可见。他们在网上聊的热火朝天,可在现实中即使是很近也不愿交流,人与人的距离虽然看似是通过高科技拉近了,实际上人们的心却离得更远。这一个屏幕的距离,仿佛比几千公里更遥远。更有人借着这一个屏幕的距离,在网上大肆传播谣言,中伤他人,为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古时候还没有手机时,人们虽实际距离很远,但他们的心灵连在一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虽远在他乡,但是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苏轼对其弟的美好祝愿和想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杜甫对于李白的惺惺相惜。他们思念的人虽“远在天边”,但他们的精神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如“近在眼前”。
反观现实,随着时光的流逝,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手机创造的初衷,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做到“近在天边”。而现实中,我们却将其初衷恰好反转:我们身体上的距离确实越来越近,但是我们彼此之间精神的距离,却相隔甚远。手机屏幕的距离,仿佛比古时远隔千里还远,人们的心灵“远在眼前”。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远也不会远过那小小的屏幕。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人们彼此心灵之间的疏远,我们应放下手机,重拾家庭欢声笑语;放下手机,陪伴孩子读书。
将自己的社交的重心恢复到现实中来,将“远在眼前,近在天边”,真正的变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