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告别的生命
告别,其实是与生命的一次热情相拥。
人生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告别,告别往昔,告别人事。有一天你会发现,如果不是悲伤那么决绝、欣喜那么狂热,不断重复上演的生活不过是一潭空虚的死水而已。告别,其实是与生命的一次热情相拥。
在我看来,告别既有悲伤,又有欢愉。有时候我们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假设我们对自己过去的状态并不满意,那么当你度过一个新的生日,或者在迎接新年时,会充满激情地欢呼:告别过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
是否开启
新生活,主要取决于你的心境、处事方式是否发生新的转变。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生活仍会按部就班,你只能通过年岁的增长来祈祷时代将你改变。
所以,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自省,或者尝试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商人可以像艺术家那样流浪,理想主义者可以多看一看眼前的苟且。如此,让告别变得不空洞,生命想必会有所不同。
有时候我们与钟爱的人事告别。看书的时候,书里一句话就可以写完一个人的一生,让我觉得生命好短,我们和所爱的人之间,就算没有相隔万水千山,一次次的踌躇和犹豫也会把原本就不深的缘分打破。对我来说,生命很短,爱情好长。想起廖一梅在剧本中写道:因为你,我害怕死去。我想,这是一种好的爱情观,因为我们相处时间最多的,始终是自己。各种各样的爱大大拓展了我们人生的宽度,将其作为积极面对生活的动力,则是对生命的升华。还没学会爱,就先死去,为了某一个人而放弃自我提升,是极其不理智的,与所爱的告别了,难道也要与过去的美好生活告别吗?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告别呢?当下,网络如此发达便捷,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其实很难真正的“音讯全无”,所以我们害怕的其实是“物 是人非”。
这其中包含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其一是性质的转变,其二是身份的转变,往往是由好转坏,由两小无猜转而形同陌路。究其原因,“物”也并非没有改变,一棵百年古树的外观始终都是沧桑的,但经过一百年,它的内部发生了什么?树干被蚁穴掏空?密密麻麻的树轮相互交叠?只是你不曾看见而已。因此,“人非”是必然的结果,与其感时伤怀,不如将目光放在别处,比如那段时光里的人和事在你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回味,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生命的巨变。
对于“告别”这样不可抗拒的事,随波逐流其实是可取的,因为所谓生命的乐趣,不过是其中的不确定性。主动应战也是可取的,如果不舍告别,就努力留住珍爱的,在过程中,你会逐渐看清一个结果的重调头。
要性。只是,任何一种都要避免走入极端,意识到密论 票及时
48 UN
因此,我不会去思考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为我相信这和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宇宙起源论没有什么两样,就像缘分其实需要自己创造,所以我不相信命中注定。
这些是我所能解释的“告别”,无法解释的人生路上,我们终将告别,告别往昔,告别人事。有时候一次告别就是生命的完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