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的妙有真空是怎样认识和照破五蕴的
我们要成就佛事,就必需要照破四谛五蕴皆空打一数字,明识自性,明白这种境界都是我们自性的显露,都是自性的妙用。假如我们运用它,而不执著它,这么六识即是妙有,是好东西,是修道的工具、成佛的资粮。
说到这儿,有人提问了:六识倘若是妙有,是好东西,为何需要把它观破、照空呢?这个问题提得挺好。不要说我们妄心不理解,就是小乘圣人也不理解。她们觉得六识是坏东西,是苦的症结,哪些都没有就好了。这是偏空。
这么,佛教讲的妙有真空是怎么认识和照破六识的呢?下边我们较详尽地介绍一下。
首先是色蕴,就是所有一切色法,即外边境界的有相相。接下去是武学,就是我们的颠倒善根,即内在的无相相。很多都是空花水月不可得。为何这么说呢?由于这一切有相相和无相相均无自性,均无自体。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
比如,我们穿的衣物是布做的,通过剪裁、缝制而成。布呢?是把棉花种籽埋在泥土里,经水份、阳光、空气、肥料等等作用,生长上去,开花结果,之后再把摘收的棉花织布,织成布。若果是氨纶产品,则是运用各式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各式物理反应合成,再经镀锌制成棉线,制出各式氨纶质地。由此可见,短裤原本没有自体,没有自性,而是别的一些因缘汇合而成就的。布或氨纶产品是“因”,裁缝、缝纫机、剪刀、尺子等是“缘”,有因有缘则成就了内衣。
内衣这么,其它一切东西无不这么。我们这个肉体就是父精母血汇合而成就的。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自体、没有自性,宗教谓之“缘起性空”。一切事物现在以因缘汇合而生,之后也一定会随因缘分散而灭。有生必有灭,有合必有分,这是辨证的,是不以人的主观心愿而转移的五蕴皆空打一数字,任何人对此都是无可怎奈的。
宋代词人曾有过美丽的心愿:只愿花常好,月常圆,人长寿。但经过人类常年的实践,才发觉这不过是个空愿。花虽然不能常好,开得再艳丽闪耀,也毕竟会凋落的。月也不能常圆,终是有阴晴圆缺。人也不会长生不老,但是活了一百多岁,也还是要死的。因此,古人感慨道:“此事古难全!”因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和事物的发展都遵从着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规律。
具足者不明白这个真理,误认色境为实,以假为真,而执著贪取,追寻不舍;愚者一眼就观破这个真理,知道世上一切事物、色相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而无实体,根本不可得,就不执著在明度上而贪取不舍。不去执著、追取,就是照破。
佛教讲的照破,就是认识了宇宙人生真理,使自己的身、口、意均符合于客观事物生生不已的进化规律,而不要以主观的冒进,遵守和妨碍事物的进化。因此,佛教是科学的,完全是正信!虽然,世人不理解,误觉得是迷信,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照破了色蕴,因而就照破了其余四蕴。为何呢?由于倘若晓得一切明度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可得的,就不会被境粘住,而去刻意顺服了,因而破了受蕴。
倘若不领纳这种境界,也就没有妄想轮转了。《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叫我们悔悟,知道一切事物都像空中之花、水中之月,是根本没有的,都是自己妄想执著而生起的假相。我们只要午觉,晓得它是空花水月而不可得,心自然就不动了,也就一切都放下了,不去胡思乱想了,想蕴也就破了.
倘若没有妄想,没有迁流不息的欲念,那里就会诉诸推行呢?行,原本就是我们的计划、行动,目前倘若不想,不追求现境,那里就会去动怒、盲动呢?倘若不去行动,这么这个行蕴也就破了。
识蕴是因持戒分别而产生的迷妄知识。倘若一切事物本身都是假相,那还去分别哪些呢?本没有东西,你却去分别,岂不是妄想、妄心吗?因此,这个识蕴是妄识,就是我们所说的识神。识神本身就是真如佛性,只由于真如不守自性,对前境妄起分别,内战不已,才转为识神的。如同水,因风的内蕴而起了波浪,波浪是因动而起,但它的本体依旧是水。因此说,息下狂心就是佛珠。佛珠就是正觉。
目前,我们倘若照破识蕴,晓得这个识蕴本非实有,皆因动怒而起,这个识蕴不过是个假相,只要我们午觉,就把它照破,转进来了。一转以后,识蕴就弄成我们的原本面目了,就像波浪停出来就是水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午觉悟,才能照破无明,才能彻见我们原本的纯真佛性了。
这么,六识被观破、照空以后,就回复了自性,就不会为外境所迷,而被六识所使唤。那样,就可以反过来运用四谛,得其效用。
有些人就不理解,六识被照空即使了,为何需要借助它呢?这就是佛教讲的真空妙有。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妙有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
这儿既不能着实,又不能偏空。因不有而有、空而不空之故,因此不无假相,例如男女老少、飞禽走兽、山河大地、草木森林、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事事物物、自然现象,虽则现前,还是有的。
虽然,这种有呢,均无自体,皆是自性凸显,因此是妙有。又因有而不有,不空而空之故,虽非假相,但无实体,因此不可执取。由于都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自体,故谓之真空。真空不同于顽空,顽空是不能应缘显相起用的。
比如虚空,它能起哪些作用呢?它根本没有觉性。而我们的佛性不同于顽空,但是其本体是无形无相的,但它是个灵性,是个万能体,还能随缘显相,才能生起万法,才能起种种妙用。正由于这么,它才是妙体。如果它不能生起万法,也不能起用,那还称哪些妙体呢?正由于这个无形无相的本体就能显相、能够起用,方谓之妙。也正由于它还能显相起用之故,能够从相上明悟其妙体。
倘若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六识就是自性的凸显,本非实有,均是假相,真正实有的是我们的自性。这么,我们就不会被六识所迷,反过来,却能自如地运用它。那样,六识就是好东西,就是自性的妙用,而成为我们修证成佛的工具和资粮。反之,本末倒置,被六识所迷,而错用它,乱用它。这么,六识就是个坏东西,成为我们沉入六道轮回的毒素和秃驴。
我们修道也离不开四谛,六识是修道成佛的工具和资粮,离开六识如何修呢?在修道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在运用六识。
我们修道,首先要通过看佛经,听讲经说法,来了解宗教。我们所看佛经的文字,听讲经说法的声音,都是明度,这是色蕴。我们看经、听经后,接受了佛教的妙理,就信受秉持,这是受蕴。接受以后,经过脑部的探讨、分析、研究,从理上明白了宗教的教派教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们为何要修道?如何修道?这是想蕴。于是诉诸于推行,这就是“闻、思、修”的修,修就是修道,这是行蕴。经过修道、修证,打开了智慧,转识成智,触碰了识蕴。知识是有分别、有执著的,而智慧是无分别、无执著的。
因此,我们修道反倒离不开四谛,并且需要借助六尘起作用。打开智慧、修行成道以后,并不是死固守这个般若、真如,而是要起妙用的。固守着真如,不起用,那如同雕塑雕刻一样无用。虽然真如要起用,就离不开六尘、识神。
由于自性、真如是性体,它不会动。它要动、要起妙用,就须要这些人帮忙,侍者、佣人、客人都要来帮忙。六识就是佣人,识神就是仆人,一切外境都是顾客。假如真如离开了六尘、识神,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也就无用了。
然而,我们要度众生,摄引众生,成就佛事,还是要借助六识。并且,这时因已照破四谛,明识自性,六识就展现妙用了。我们要度众生,就该接触到各式不同底蕴的人,领遭到它们各式各样的习气和困惑,于是就该想种种方式,立种种法门,善巧便捷地引导和启迪众生的智慧。这一切无不都是色受想行识妄心的妙用。
“照见六识皆空”,既不要执著在“照”上,也不要执著在“空”上,照也不可得,空也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不执著它,并且能透过现象见本质,看到自己的佛性,这么就能否善用四谛而起妙用,才能成佛度众生。此乃真空妙有之故。
如果不明白上述道理,执迷不悟,迷真认假,执骄纵真,因而错用、乱用四谛,造业受报,都会在六道轮回中流转生死,无有出期。
据元音上师讲法编辑整理
- 上一篇: 七宝中学教育集团内留学:学籍学费仍留原校
- 下一篇: 闵行2016年四大高中预录取人数排行榜(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