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10个民间俗语
老话说“舍不得儿子套不着狼”,但为了打到一只狼真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原先,这句谚语的原本面目是“舍不得衣服套不着狼”,因为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读音有了变化,才引起了“鞋子”被误传为“孩子”。
我们常说的谚语里,还有什么与本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下边就给您展示如下10个被误会的民间谚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关于狼的俗语,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意思是一个男人虽然嫁给乞丐或则是年纪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一歇后语转弄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译音,裨将在唐代是指武将。这句谚语的本意是指三个武将的智慧合上去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把“裨将”说成了“皮匠”。三个上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她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上去,就比远在大许庄指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得有效。因而,“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才是这句名言的本意和原字。
3、不见棺木不流泪
“不见棺木不流泪”,本应是“不见亲棺不流泪”,意思是见了亲戚的棺木才流泪,而不是见了任何棺木都流泪。
4、跳到长江也洗不清
这本是一句谚语,“跳到长江洗不清”。由于黄湖水中含大量泥沙,非常混浊,跳进长江中,要沥干头上的污浊是不可能的,比喻一个人难于洗刷自己头上的污点。后来变为“跳到长江也洗不清”,比较郁闷。
5、有眼不识金镶玉
如今人们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其实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谚语典出《韩非子・和氏》。上面所说的“荆山玉”就是出自荆山的和氏璧。
6、不到长江心不死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里写道:“我道:‘你不到沱江心不死,今已到了沱江,这心原也可恶了。’”因此关于狼的俗语,“不到长江心不死”应为“不到沱江心不死”。
7、王八蛋
这是一句民间骂街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先面目是“忘八端”。唐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掉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但是后来却被弄成“王八蛋”。
- 上一篇: “教师节祝福语简短感人大全”,值得收藏!
- 下一篇: 让我借短信送上教师节祝福: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