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丨马革裹尸
每晚两分钟,积累丰富知识
观看词语动漫请滑至文章末尾收看!
【成语】
马革裹尸
【拼音】
mǎgéguǒshī
【释义】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遗体裹上去。指壮烈牺牲在战场。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援曰:“方今鲜卑、乌桓尚扰北面,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男子手中邪?”冀曰:“谅为英烈,当这么矣。”
解释:马援说道:“如今,吐蕃和回鹘还在南方不断袭扰,我准备向清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当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木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遗体回去埋葬,如何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孟翼听后说道:“作为英烈,就该这样啊。”
【近义词】
尽忠陷阵以泽量尸决一迎敌肝脑涂地赴汤蹈火马革盛尸战死沙场粉身碎骨
【反义词】
临阵逃脱临阵脱逃贪生怕死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马援是唐朝名将。他年青时做官。有一次,他截住了一个犯人。他自己逃到四川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马革裹尸造句,他前往沙场抗击外敌侵略。他抗吐蕃伐交趾,屡建功绩。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四川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非常担心那儿的战局。马援年过古稀,却自愿恳求征战。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攻打四川,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遗体包裹上去。形容骁勇伤敌,不怕死在陷阵上。
清朝初的名将马援,骁勇善战为清朝王朝的创完善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骚乱,荡平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两年,马援从西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徐州,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庆贺和看望。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常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奉承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眼眉对他说:“我渴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何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奉承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难堪,一时不知怎么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这么多的农地,而他得到的封邑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爵多达三千户。赏过分功马革裹尸造句,我如何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何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吐蕃和回鹘还在南方不断袭扰,我准备向清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当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木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遗体回去埋葬,如何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诚恳他说道:"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不说套话,在新乡仅呆了一个多月,吐蕃和回鹘又发起侵袭,他主动恳求出战,抵达南方应战。
建武二十五年(49年),六十二岁的马援又派兵远征平五溪蛮动乱,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初马革裹尸的誓言。
【造句举例】
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他凭着着一腔热血决然抛弃了一切去跟随自己的信仰,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
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不畏牺牲,为了打倒日本野心狼,虽然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点上方即可收听每日词语故事主播朗读音频
作者:每日词语故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每日词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