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续举办16届,全国累计近1800万中小学生、20000余所中小学参加——这项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为何这么火?
7月29日,第十六届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总世锦赛在湖南长沙谢幕。比赛以“写下即永恒”为主题,吸引了全省1800余所中学超过80万名小学中学生参赛。上海共有25266名小学生参与这次比赛,115人入选总复赛。最终,9人获得银奖,30人获得二等奖,52人获得三等奖。
第十六届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总世锦赛颁奖仪式现场。承办方供图
据了解,自该项比赛自启动以来,全省已有累计近1800万中小中学生、20000余所中中学出席。这项比赛为何如此火?它给我们的英语和习作教学留下了哪些启示?怎么写好习作?带着这种问题,上海商报记者进行了专访。
创新习作比赛新在那里?
本届比赛由中国写作学会承办,北京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教育电视台、武汉学院文大学、《课堂内外》杂志社共同主办。“全国青少年创新习作比赛最开始叫全省中小中学生创新习作比赛,创立于2006年,当时由上海学院英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发起。”《课堂内外》杂志社党委主任、董事长刘信中说。
第十六届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总世锦赛颁奖仪式现场。承办方供图
2018年9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面向中高中生的全省性大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根据该《管理办法》,原全省中小中学生创新习作比赛从第十四届起,改名为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每年向教育部报备申请,获得批准后面向全省初中校区及中学生开放报考。
为何叫创新习作比赛?它新在那里?“从创立之初中小学生作文网,我们就提出创新习作比赛要有鲜度的话题、有深度的思索、有广度的视野、有难度的题材、有体温的写作。”北京学院英文系原校长温儒敏院士解释。
第十六届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总世锦赛颁奖仪式现场。承办方供图
西安城中学数学教研组主任、高级班主任王忠国提到,本次比赛习作命题“以‘对话’或‘语言与未来’为题,思辨AI对文学、对未来、对人类的影响”,给出的材料涉及到以为代表的超级AI和语言的控制权等相关话题,回应了时代,“学生须要写出对的认识与定位,这能彰显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弱和创新能力高低。”
“题目很有意思。”获得银奖的上海南开学校中学生苏诗琪称,“这个题目考察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有挑战。”
第十六届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总世锦赛得奖中学生上台领奖。承办方供图
“题目除了新颖,也全方位考查了中学生素质。假如想要胜出,不仅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之外,还要关注科技前沿知识。”在本次比赛中夺得特等奖的广东省实验学校中学生赵浩喆说。
对英语教学有何启发?
这项坚持了17年的比赛,对广大中学生和班主任有着如何的启发?
本次比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专家、武汉学院文大学副校长裴亮称,他的同学叶李院长以前和他分享过一个故事。有三天,叶李去教学楼给中学生上课的路上中小学生作文网,看到一个高个子同事蹲在草皮上,十分专注地用手机拍一棵草儿,裴亮说,“这其实就是写作的意义。”
名师你们与中学生们面对面交流,现场座无虚席。承办方供图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哪个朋友蹲出来拍摄草儿的那种动作,而草儿的姿态也在小孩按下快门的刹那间,永久地被定格在手机的画面中。”裴亮表示,正是在一年又一年、一届复一届的“读”与“写”和“创”与“评”的互动中,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给广大学子以平台、给青春书写以力量,让写作回归到与自我的“对话”,培养了中学生写作最须要的“语文素质”。
“语文素质对中学生发展尤其重要,它可以培养儿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是儿子情感进化、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曾任比赛评委的东北学院院长蒋登乡试例说,一个中小中学生在半个小时左右阅读好多文字,并在这种文字中找出蛛丝马迹来写一个总结性、概况性的东西,这就是英语素质的彰显。
东莞市荔湾区祈愿英文实验中学副局长韩轶敏称,“大赛专业评委的评价导向,构建了英语教学的评估体系,引导我们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思索怎么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这对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不无助益。”
怎么写好习作?
学生怎么写好习作?出席全省学生创新习作比赛的有关专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去年比赛期间,知名画家曹文轩为参赛中学生举办了《漫谈各类描写》讲座。在他看来,好的写作归根究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由于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和写作是7:3的关系,写作只是阅读的结果。
知名画家曹文轩为中学生们习作学讲堂。承办方供图
知名画家阿来以《一滴水看世界——做生活的观察家》为题,为选手们剖析了观察生活和写作的关系。“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他觉得,只有对书写对象充分地观察研究,有独立思索和判定,就能写出有力量的文字。
知名画家阿来为中学生们习作学讲堂。承办方供图
蒋登科觉得,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应当“真实和真挚”,感知社会,抒发思想,不要用模式化的套路。当代知名作家赵丽宏则说,“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体会最深的。”
“我们鼓励中学生在写作的时侯,要突破固有模式,充分激扬个性,展示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和思索,并在写作过程中,展示语言之美、文学之美。”中国写作学会会长、长江学者方长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