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集《公讳某》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集《公讳某》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
欧阳修
原文:
公讳某,字某。曾祖讳丕,祖讳祚,父讳锐,世以资雄里中,不乐仕宦而好施。及公而资益衰,乃叹曰:“吾闻施于为政,其利可以天下,资安足道哉!”乃慨然以孔氏《尚书》举于有司,累不中;因就他选,曰:“可以为政,何择焉?”
初任莱州莱阳主簿,会令坐事解去,公署令事,告其民曰:“令欲为法简而利民博者当何为?去其甚恶可也。”乃缚故吏唐权,条其宿恶上于州,杖其脊而遣之。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公曰:“使我为令期年,不独善人不惧恶人,可使恶人为善也。”已而河决东平,公部县丁夫数千,召权署队长,权喜曰:“公许我自新矣。”卒以丁夫治河为诸县最。
历婺州兰溪尉、陈州项城主簿。会岁旱蝗,州守风吏按田者言旱不为灾,公与守争至三四,民得复,乃已。
改颍州司法参军,州民药氏为盗,会赦,出入里闾,操弓矢,为民害。有朱氏者,募客二人谋杀之法当死公曰为法所以辅善而禁恶也今杀良民为恶盗报仇岂法意邪乃状列之朱氏得减死改华州司法,迁苏州之吴江、江宁之句容二县令,遂老于京师。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
公好学善书,喜宾客,务赒人缓急。而为性宽静沈默,左右丞史有不如意,未尝笞责,诸子问之,则曰:“刑法岂为喜怒设邪?”
公,子男十人,二早卒。庆历四年九月庚申,葬于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之新茔。长子拱璧,右侍禁;次拱之,左班殿直;次辰,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以中丞之贵累赠尚书兵部员外郎,将葬,中丞君泣而语其伯仲曰:“吾家世有阴德于人而无兴者,至吾先君不有于其躬而以贻后世。小子不佞,幸得备员御史府。然惧乎后世徒见王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渐之所以来者若此,其可无铭?”乃来求铭。铭曰:
公世以资,施德于人。至公资衰,乃施于官。有子之一,足大公门。矧公多子,多子多孙。惟彼世德,如流有源。其来者远,愈积益蕃。铭昭其昧,以永厥存。
译文:
王公避某讳。王公的曾祖父王丕,祖父王祚,父亲王锐,世代凭钱财称雄乡中,不乐于做官,喜欢接济别人。等到王公时,家中的财物渐渐减少,王公于是叹息说:“我听说(把精力)用在从政为官上,它可以有利天下,钱物哪里值得提呢!”于是他慷慨地想凭着通晓孔氏《尚书》被有关部门录用,连续不被录用;于是参加其他的选拔,说道:“只要能从政为官,为什么要挑拣呢?”
起初王公担任莱州莱阳主簿,恰逢县令因事牵连被解职,王公暂代县令,告诉县民说:“假若制定简便并多方有利于百姓的法则,应当做什么呢?就是驱逐那些令人很厌恶恼恨的人。”于是捆绑了原来的官员唐权,分条列举唐权先前的残暴罪行向州府呈报,用棍拷打唐权的后背并遣散了他。莱阳县有势力而横行不法之人,都谨慎畏惧,不敢放肆,指着唐权相互劝诫不可触犯国家的法令。王公说:“让我做县令一年,不只是善良的人不惧怕品质恶劣的人,而且可以使品质恶劣的人行善。”不久黄河在东平决堤,王公安排县里的几千名服力役的人夫,召唤唐权暂时代理队长,唐权高兴地说:“王公允许我改过自新了。”最终莱阳县来修治黄河的服劳役的丁夫是各县最多的。
王公历任婺州兰溪尉、陈州项城主簿。恰逢当年遭遇旱灾、蝗灾,州中太守委婉暗示巡视农田的官员旱灾不是灾,王公与太守争辩了三四次,直到可以免除老百姓的赋税徭役,才停止。
改任颖州司法参军,州中姓药的人当强盗,恰逢天子大赦天下,他在乡中进进出出,拿着弓箭,成了百姓的祸患。有个姓朱的人,招募两个人杀了药氏,按法应判死刑。王公说:“制定法律是用来帮助善良的人,约束品行恶劣的人,现今要杀掉良民替有罪的强盗报仇,难道是法律的本意吗?”于是把情状列出,姓朱的人才得以减罪免死。改任华州司法,调任苏州吴江、江宁句容二县的县令,最终在京师终老。某年某月某日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王公喜欢学习,擅长书法,喜交宾客,致力于接济别人的急难。并且性格宽容静雅,深沉闲静,对身边的侍从属僚即使有不如意,也未曾拷打责罚,众儿问起这些,王公就说:“刑法难道是替我的喜怒设立的吗?
王公,有十个儿子,两个很早就死了。庆历四年九月庚申日,王公安葬在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的新坟地。长子拱璧,任右侍禁;次子拱之,任左班殿直;子辰,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王公凭着儿子御史中丞的显贵,多次受封而享有尚书兵部员外郎的荣典,王公将要安葬,辰哭着对哥哥们说:“我家世代对人有阴德但家族没能兴盛,到我父亲有生之年也没有享受到兴盛之福,但后代享受到了。我没有才能,有幸能够在御史府中充数。但是我害怕后代只看到王氏的兴盛,而不知我家是世代逐渐累积阴德才得以如此兴盛的,怎么能没有墓志铭呢?”于是来请求我写墓志铭。铭文说:
王公先祖世代以钱财帮助别人,对人施与恩德。到王公时,钱财变少,于是(把精力)用在从政为官上。(王家)有一个儿子,就足以光大王公的门庭。况且王公有多个儿子,多子多孙。王家那种世代相传的美德,如同水有源头。水的源头远,它汇集的水就多。记住其中的要义,以使它永久留存后世。
原文:
公讳某,字某。曾祖讳丕,祖讳祚,父讳锐,世以资雄里中,不乐仕宦而好施。及公而资益衰,乃叹曰:“吾闻施于为政,其利可以天下,资安足道哉!”乃慨然以孔氏《尚书》举于有司,累不中;因就他选,曰:“可以为政,何择焉?”
初任莱州莱阳主簿,会令坐事解去,公署令事,告其民曰:“令欲为法简而利民博者当何为?去其甚恶可也。”乃缚故吏唐权,条其宿恶上于州,杖其脊而遣之。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公曰:“使我为令期年,不独善人不惧恶人,可使恶人为善也。”已而河决东平,公部县丁夫数千,召权署队长,权喜曰:“公许我自新矣。”卒以丁夫治河为诸县最。
历婺州兰溪尉、陈州项城主簿。会岁旱蝗,州守风吏按田者言旱不为灾,公与守争至三四,民得复,乃已。
改颍州司法参军,州民药氏为盗,会赦,出入里闾,操弓矢,为民害。有朱氏者,募客二人谋杀之法当死公曰为法所以辅善而禁恶也今杀良民为恶盗报仇岂法意邪乃状列之朱氏得减死改华州司法,迁苏州之吴江、江宁之句容二县令,遂老于京师。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
公好学善书,喜宾客,务赒人缓急。而为性宽静沈默,左右丞史有不如意,未尝笞责,诸子问之,则曰:“刑法岂为喜怒设邪?”
公,子男十人,二早卒。庆历四年九月庚申,葬于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之新茔。长子拱璧,右侍禁;次拱之,左班殿直;次辰,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以中丞之贵累赠尚书兵部员外郎,将葬,中丞君泣而语其伯仲曰:“吾家世有阴德于人而无兴者,至吾先君不有于其躬而以贻后世。小子不佞,幸得备员御史府。然惧乎后世徒见王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渐之所以来者若此,其可无铭?”乃来求铭。铭曰:
公世以资,施德于人。至公资衰,乃施于官。有子之一,足大公门。矧公多子,多子多孙。惟彼世德,如流有源。其来者远,愈积益蕃。铭昭其昧,以永厥存。
译文:
王公避某讳。王公的曾祖父王丕,祖父王祚,父亲王锐,世代凭钱财称雄乡中,不乐于做官,喜欢接济别人。等到王公时,家中的财物渐渐减少,王公于是叹息说:“我听说(把精力)用在从政为官上,它可以有利天下,钱物哪里值得提呢!”于是他慷慨地想凭着通晓孔氏《尚书》被有关部门录用,连续不被录用;于是参加其他的选拔,说道:“只要能从政为官,为什么要挑拣呢?”
起初王公担任莱州莱阳主簿,恰逢县令因事牵连被解职,王公暂代县令,告诉县民说:“假若制定简便并多方有利于百姓的法则,应当做什么呢?就是驱逐那些令人很厌恶恼恨的人。”于是捆绑了原来的官员唐权,分条列举唐权先前的残暴罪行向州府呈报,用棍拷打唐权的后背并遣散了他。莱阳县有势力而横行不法之人,都谨慎畏惧,不敢放肆,指着唐权相互劝诫不可触犯国家的法令。王公说:“让我做县令一年,不只是善良的人不惧怕品质恶劣的人,而且可以使品质恶劣的人行善。”不久黄河在东平决堤,王公安排县里的几千名服力役的人夫,召唤唐权暂时代理队长,唐权高兴地说:“王公允许我改过自新了。”最终莱阳县来修治黄河的服劳役的丁夫是各县最多的。
王公历任婺州兰溪尉、陈州项城主簿。恰逢当年遭遇旱灾、蝗灾,州中太守委婉暗示巡视农田的官员旱灾不是灾,王公与太守争辩了三四次,直到可以免除老百姓的赋税徭役,才停止。
改任颖州司法参军,州中姓药的人当强盗,恰逢天子大赦天下,他在乡中进进出出,拿着弓箭,成了百姓的祸患。有个姓朱的人,招募两个人杀了药氏,按法应判死刑。王公说:“制定法律是用来帮助善良的人,约束品行恶劣的人,现今要杀掉良民替有罪的强盗报仇,难道是法律的本意吗?”于是把情状列出,姓朱的人才得以减罪免死。改任华州司法,调任苏州吴江、江宁句容二县的县令,最终在京师终老。某年某月某日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王公喜欢学习,擅长书法,喜交宾客,致力于接济别人的急难。并且性格宽容静雅,深沉闲静,对身边的侍从属僚即使有不如意,也未曾拷打责罚,众儿问起这些,王公就说:“刑法难道是替我的喜怒设立的吗?
王公,有十个儿子,两个很早就死了。庆历四年九月庚申日,王公安葬在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的新坟地。长子拱璧,任右侍禁;次子拱之,任左班殿直;子辰,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王公凭着儿子御史中丞的显贵,多次受封而享有尚书兵部员外郎的荣典,王公将要安葬,辰哭着对哥哥们说:“我家世代对人有阴德但家族没能兴盛,到我父亲有生之年也没有享受到兴盛之福,但后代享受到了。我没有才能,有幸能够在御史府中充数。但是我害怕后代只看到王氏的兴盛,而不知我家是世代逐渐累积阴德才得以如此兴盛的,怎么能没有墓志铭呢?”于是来请求我写墓志铭。铭文说:
王公先祖世代以钱财帮助别人,对人施与恩德。到王公时,钱财变少,于是(把精力)用在从政为官上。(王家)有一个儿子,就足以光大王公的门庭。况且王公有多个儿子,多子多孙。王家那种世代相传的美德,如同水有源头。水的源头远,它汇集的水就多。记住其中的要义,以使它永久留存后世。
- 上一篇: 列女传之《孟母三迁》原文及翻译
- 下一篇: 《明史纪事本末·景帝登极守御》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