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穆《游云龙山记》原文及翻译
都穆《游云龙山记》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
都穆
原文:
云龙山在徐州城南二里许,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元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尝憩宿于是,有云龙旋绕之异。此为得之。山一名石佛。唐昭宗时,时溥为节度使,朱全忠遣子友裕败溥军于石佛山下,即其地也。
丙寅冬,自京师之官南都。十一月乙酉过徐,欲登兹山,以览其胜。都司周君寅之与予联舟,实陪以行。午抵山麓,跻磴而上。入寺,观所谓石佛者,像仅半躯,崇可二丈,广倍之。左右侍卫之像,皆凿石所为。山之阴,度黄茅岗,忆苏文忠公诗“乱石如羊”之句,瞻眺久之。其下即宋张山人放鹤亭故址,苏公所与记者,后之人创三贤堂于上。三贤,为昌黎韩子、苏公暨陈师道。盖昌黎尝为州推官,苏公尝知州事,师道则州人而教授于学者也。升高而望,一州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诚有如苏公所云。而子房、楚王二山,至戏马之台,皆历历在目,予窃有感焉。徐为古战争地,而楚汉其尤也。方高帝之起丰沛,子房佐之,百战蹙项,竟有天下。使当时而无子房,汉之为汉,殆未可知。然则项氏之灭,虽谓子房灭之可也。彼淮阴侯者,功非不伟,直搏兔逕鹿辈耳,乌足以望子房!而今皆云散鸟没,销歇不存。千载之下,遗迹遗断碑,荒林烟草,适足以资人之慨叹,而逸民高士,乃独笑傲其间而已。
予于是知功名之累人,不如幽闲之肆志也。虽然,予欲逃名而未能者,安得雪月之夕,悲歌剧饮于斯,以续招鹤之辞?山人有知,能不泠然御风来耶?姑记之以俟。
译文:
云龙山位于徐州城南二里之处。州志记载它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以此得名。元代朱泽民记提到宋武帝外出巡视时,曾在此山留宿歇息,有一条云龙绕着他飞不肯离开。因此得名。山又名石佛山,唐昭宗时,当时溥是节度使,朱全忠派儿子朱友裕在石佛山下打败溥的军队,就是这里。
丙寅年冬天,我从京师去南都赴任。十一月乙酉经过徐州,想登这山,浏览胜景。都司周君寅之与我同舟,其实是为了陪我出行。午时抵达山麓,拾级而上。入寺,看到所谓石佛者,石像仅剩半躯,高约二丈,宽是高的一倍。左右侍卫之像,都是凿石所成。山之北,是黄茅岗,想起苏轼的诗“乱石如羊”之句,我瞻仰眺望良久。它的下面就是宋代张山人放鹤亭旧址,苏轼曾经记录过这人(张山人)的事情,后人在此建三贤堂。三贤,是昌黎先生韩愈、苏轼和陈师道。大概韩昌黎曾任徐州推官,苏轼尝任州知府,陈师道是本州人且在此教书。我登高望远,一州之山,冈岭四合,隐约如大环一样,确实如苏轼所说。而子历、楚王二山,直到戏马台,都历历在目,我暗生感慨。徐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尤以楚汉为甚。当时汉高祖起于丰沛二县,张良辅佐他,百战之后击败项羽,终于拥有天下。假使当时没有子房,(以后)是否有汉朝,还真不好说。项羽之亡,即使全部归功于张良也是可以的。淮阴侯韩信,功劳并非不高,但只不过搏兔逐鹿之辈罢了,哪里能够望张良项背!(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如云散如鸟飞,消失不见。千年之下,遗迹断碑,荒林烟草,只适合给后人增添感慨,而逸士高人,就独自笑傲于其间罢了。
我于是知道功名累人,不如在幽闲之地陶冶性情。即使这样,我想逃离名利却依然不能,哪里能够在雪月之夕狂歌畅饮于此,而续写(张山人)招鹤之辞?张山人如果泉下有知,能不清冷御风而来吗?姑且记下这事以待吧。
原文:
云龙山在徐州城南二里许,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元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尝憩宿于是,有云龙旋绕之异。此为得之。山一名石佛。唐昭宗时,时溥为节度使,朱全忠遣子友裕败溥军于石佛山下,即其地也。
丙寅冬,自京师之官南都。十一月乙酉过徐,欲登兹山,以览其胜。都司周君寅之与予联舟,实陪以行。午抵山麓,跻磴而上。入寺,观所谓石佛者,像仅半躯,崇可二丈,广倍之。左右侍卫之像,皆凿石所为。山之阴,度黄茅岗,忆苏文忠公诗“乱石如羊”之句,瞻眺久之。其下即宋张山人放鹤亭故址,苏公所与记者,后之人创三贤堂于上。三贤,为昌黎韩子、苏公暨陈师道。盖昌黎尝为州推官,苏公尝知州事,师道则州人而教授于学者也。升高而望,一州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诚有如苏公所云。而子房、楚王二山,至戏马之台,皆历历在目,予窃有感焉。徐为古战争地,而楚汉其尤也。方高帝之起丰沛,子房佐之,百战蹙项,竟有天下。使当时而无子房,汉之为汉,殆未可知。然则项氏之灭,虽谓子房灭之可也。彼淮阴侯者,功非不伟,直搏兔逕鹿辈耳,乌足以望子房!而今皆云散鸟没,销歇不存。千载之下,遗迹遗断碑,荒林烟草,适足以资人之慨叹,而逸民高士,乃独笑傲其间而已。
予于是知功名之累人,不如幽闲之肆志也。虽然,予欲逃名而未能者,安得雪月之夕,悲歌剧饮于斯,以续招鹤之辞?山人有知,能不泠然御风来耶?姑记之以俟。
译文:
云龙山位于徐州城南二里之处。州志记载它山有云气,蜿蜒如龙,以此得名。元代朱泽民记提到宋武帝外出巡视时,曾在此山留宿歇息,有一条云龙绕着他飞不肯离开。因此得名。山又名石佛山,唐昭宗时,当时溥是节度使,朱全忠派儿子朱友裕在石佛山下打败溥的军队,就是这里。
丙寅年冬天,我从京师去南都赴任。十一月乙酉经过徐州,想登这山,浏览胜景。都司周君寅之与我同舟,其实是为了陪我出行。午时抵达山麓,拾级而上。入寺,看到所谓石佛者,石像仅剩半躯,高约二丈,宽是高的一倍。左右侍卫之像,都是凿石所成。山之北,是黄茅岗,想起苏轼的诗“乱石如羊”之句,我瞻仰眺望良久。它的下面就是宋代张山人放鹤亭旧址,苏轼曾经记录过这人(张山人)的事情,后人在此建三贤堂。三贤,是昌黎先生韩愈、苏轼和陈师道。大概韩昌黎曾任徐州推官,苏轼尝任州知府,陈师道是本州人且在此教书。我登高望远,一州之山,冈岭四合,隐约如大环一样,确实如苏轼所说。而子历、楚王二山,直到戏马台,都历历在目,我暗生感慨。徐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尤以楚汉为甚。当时汉高祖起于丰沛二县,张良辅佐他,百战之后击败项羽,终于拥有天下。假使当时没有子房,(以后)是否有汉朝,还真不好说。项羽之亡,即使全部归功于张良也是可以的。淮阴侯韩信,功劳并非不高,但只不过搏兔逐鹿之辈罢了,哪里能够望张良项背!(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如云散如鸟飞,消失不见。千年之下,遗迹断碑,荒林烟草,只适合给后人增添感慨,而逸士高人,就独自笑傲于其间罢了。
我于是知道功名累人,不如在幽闲之地陶冶性情。即使这样,我想逃离名利却依然不能,哪里能够在雪月之夕狂歌畅饮于此,而续写(张山人)招鹤之辞?张山人如果泉下有知,能不清冷御风而来吗?姑且记下这事以待吧。
- 上一篇: 房千里《庐陵所居竹室记》原文及翻译
- 下一篇: 欧阳玄《逊斋记》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