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组诗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花王。出自唐朝哲学家苏轼的诗歌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这两首歌颂西民大景的七律,选自作家任上海通判其间。其中第二首广为留传,此诗不是描写东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东湖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觉得是对东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通常选本不收录,虽然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东湖晨曦的缤纷艳丽比喻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掌握作者谱曲时的思想情感。
作品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苏轼
其三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描写西湖的古诗,一杯当属水仙花王。
其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东湖比西子,浓妆浓抹总相宜。
作品注释
⑴饮湖上:在东湖的船上喝酒。
⑵朝曦:早上的阳光。
⑶水仙王:古代东湖旁有水仙王庙,祭拜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花王。
⑷潋滟:水纹飘荡、波光闪烁的样子。方好:正变得美。
⑸空濛:烟雨蒙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假如。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齐国知名的美眉。
⑺总相宜:总是很合适,非常自然。
作品译文
其二
天色迷蒙就去谒见慕名而至的顾客,晨曦逐渐地染红了山峦。夜晚荡舟东湖,天上飘来了一缕缕雨,顾客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东湖晴雨皆宜,这么美丽,但顾客并没有完全展现到。如要体验人间天堂的神奇美好,还是应终古和东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一
阴天,东湖水纹飘荡,在阳光照亮下,光彩熠熠描写西湖的古诗,美极了。下雪时,远处的山掩映在细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茫然,这迷蒙的风景只是十分可爱的。假如把美好的东湖称作美人西施,这么浓妆也好,淡妆也罢,总能挺好地突显出她的天生丽质和美丽韵味。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六年(1071—1074)任上海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东湖景色的诗。这诗歌作于熙宁五年(1073年)正、二月间。
作品鉴赏
其三
这诗歌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所以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原来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缩影。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东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浓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盼头。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阴天,殊不知雨夜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经常守在海边,看遍了东湖的风风雪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所以作者要请水仙花王共同碰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非常精到,把晨曦的缤纷艳丽比喻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具象。
其一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东湖的水新县色,也写了东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东湖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亮下,东湖水纹飘荡,波光闪闪,非常迷人。“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季的山色:在夜幕照耀下,东湖周围的山峦,迷迷苍茫,若有若无,十分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两天作家陪着顾客在东湖游宴整天,下午阳光清丽,之后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勤于展现自然并对东湖有深厚情感的作家眼里,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美景,也可想见画家即景挥笔时的兴会及其直率的性格、开阔的胸襟。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境糅合,句间情境相对,东湖之美概写无余,画家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作家没有紧承前两句,逐步利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绘制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轻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韵味。喻体和本体之间,不仅从字面看,东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画家的着眼点所在也是当前的东湖之美,在风神品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同之处。而正因东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因此对东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好平添其美。对这个形容,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觉得作家“是以阴天的东湖比浓妆的西子,以雨季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一说觉得画家是“以阴天比淡妆,雨季比浓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华横溢的作家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行吟偶到的神来之笔,也是一时心与景会,从东湖的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变身的西子,从东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即便或许屈从于晴与雨两者,何者指淡妆,何者指浓妆。欣赏这首诗时,假若一定要使淡妆、淡妆分属晴、雨,或许反倒有损于形容的完整性、诗思的静谧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彭山(今属浙江)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举人。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写诗讥讽新法而下侍郎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扬州、颍州,官至兵部侍郎。后又贬斥昆山、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偏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亦称“三苏”。其文纵横放逸,为“唐宋八你们”之一。其诗题材宽广,清爽豪健,善用夸张形容,颇具色调。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爽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法。有《东坡七集》《东坡拾遗记》《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 上一篇: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下一篇: (每日一题)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