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顾颉刚解题文题“怀疑与学问”
——九高二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高二下——
18担心与门道
顾颉刚
【文学常识】
㈠作者资料。
顾颉刚,美国现代知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物理学和习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著有《秦汉的道士与阉党》《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㈡写作背景
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北京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函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学的辨伪弄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导致的美国古史”的学说,导致了一场古史大论争。1926年,顾颉刚把论争双方的文章搜集上去怀疑与学问,编成(古史辨)第一册,然后,美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子的古史辨派。《怀疑与门道》即因此段时间所作。
㈢解题
文题“怀疑与门道”是一个并列句子,它阐明了本文的论题,即“怀疑”与“做门道”之间的关系。
【重点词语】
㈠字音字形。(22个)
1.颉(jié);2.颐(yí);3.诸如(pì);4.凶险;5.参观;6.轻信;7.腐草为萤(yíng);8.虚妄(wàng);9.不攻自破;10.判断是非;11.随大流;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3.辨伪去妄(wěi);14.折扣(zhé);15.自私;16.县丞(shú);17.朴拙;18.墨守;19.停滞(zhì);20.伏羲(xī);21.颛顼(zhuānxū);22.帝喾(kù);
㈡词语释义
1.诸如:例如。
2.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3.虚妄:没有事实依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飘忽的事物。
4.不攻自破:无须防御,自己才会破灭。比喻论据站不住脚,经不起指责或防御。
5.判断是非:不要由于大多数人都疑问就舍弃个人的奇特看法,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偏执已见轻视他人的忠实良言。
6.随大流:不问是非地奉承他人;盲目仆从。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不要屈从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出自《孟子·尽心下》。
8.辨伪去妄:要勤于区分,分清真伪。
9.服膺:社会上流行的风气、习惯(多含褒义)。
10.墨守:迂腐保守,不思进取。
【思维导图】
【文章题旨】
文章以格言提出中心论据,利用例子论证、道理论证的方式,论证了办刊应当有担心精神,就能辨伪去妄,能够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
【写作特色】
1.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宋代两位知名专家的话,提出中心论据。
第③④⑤段先从悲观方面进行论证,③④段先强调“学问的基础和事实和证据”,再阐述“对于传说的话都必须经过一番思索”。第⑤段扩充开去,提出“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门道,都要经过自己的担心、思索与判断,不可随大流迷信”。
第⑥段首句中的两个分句分别概括了上下文的两个分论据。
由此可见,本文层层深入,对担心的精神在做门道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全面而精当的论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2.多种论证方式,说理有力。
首先,本文使用了道理论证,引用唐代知名专家的话作为论点,提高了文章的劝说力。如第⑤段中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据。
再者,文章还使用了例子论证。为了论证“对传说应当有担心精神”这个论据,第④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反例,使人坚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靠谱,担心确有必要。第⑥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观点,又举民国学院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例子为证,极具劝说力。
【重点难点】
1.(课后题)研读课文,朋友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担心精神有哪些样的内涵?它对做门道有哪些重要意义?
文中所说的担心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怀疑与学问,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那样就不会随大流和迷信,这只是做一切门道的基本条件。
2.(课后题)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研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词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边的表格。
承上启下的诗句:[样例]担心除了是悲观方面辨伪去妄的应当方法,只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中心论据:做门道要有担心精神或“学则须疑”。
分论据一:担心是辨伪去妄的应当方法。
分论据二:担心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课后题)本文逻辑严密,语言精确。结合上下文,体察下边这段文字,回答前面的问题。
一切门道家,不但对于服膺传说,就是对于过去专家的学说也经常要抱担心的心态,经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经常衡量书中的学说,经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么才会有更新更善的学说形成。
⑴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如何看?
⑵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句子他们的次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何?
⑴不绝对。由于作者这儿用的“一切”是由阐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注重指出“怀疑对于门道家的重要性。由于上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门道的基本条件”,因此只要是做门道,就得有担心精神,这个思维质量便是所有门道家应当具有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⑵不能任意对换次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担心的心态”,第二个“常常上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前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上面所谈的“评判只是前面所说的“修正”的前提。因此“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对换次序。
4.文章开篇利用了哪些论证方式?有哪些作用?
利用了引用论证的方式。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格言,既提出了论据,同时专家的格言只是一个证明论据的有力证据,这促使论据的劝说力提升。
5.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哪些作用?
本段有导致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门道应怎样对待传说”做伏笔。
6.为何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索”?
倘若门道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些证据有时侯不能亲自看见,便只好靠他人传说,而他人的传说又不一定牢靠,因此对于传说都必须经过一番思索。
7.第④自然段作者罗列了哪两个事例?有何种作用?
作者罗列“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进行论证。阐述了人们如何以担心的精神做门道,使人坚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靠谱,担心精神很有必要。
8.怎样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据,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据:担心只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9.文章列出戴震和笛卡儿的实例有何种作用?
列出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从正面论述门道家做门道的心态。
10.“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掉吗?为何?
不能。用这种词,是为了指出所有的门道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擅于一直担心、提问、评判、修正过去专家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11.“古今科学……”这个“句子利用了哪些比兴手法?有何种作用?
利用了对偶的通感手法。三个“新的”,突出了担心精神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
试
题
精
选
扫下边的条形码,加我好友,获取更多原创资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笃实于英语教学
喜欢朗诵
热爱阅读
做幸福同学
彭波英语工作室
- 上一篇: 2016年六安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 下一篇: 人见人爱的老师的名人名言篇(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