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习俗
这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小品文。作者用幽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广东滇池畔的月光下遛弯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情、画面温情、情景糅合,充溢着浓厚的温情,具备浓厚的民族特色。
“走月亮”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风俗:人们常在有月亮的夜晚,到户外月光下游览、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走月亮”不是在月光下赶车,也不是饱含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遛弯,然而这一说法饱含了诗意。看,美妙的夜月,“我”和阿妈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秋虫呜咽,水果溢香,幸福、快乐洒满心房。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认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成语。
2.有婚姻地诵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描写月下情景小练笔,和朋友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幽美生动的诗句。
4.能仿造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境。
二、学习生词语1、会识字
本课要求师生会认8个认字。“鹅、卵、俗跃、烁”,可以结合成语“鹅卵石、风俗、跃出、闪闪灼灼”,进行整体认读。“穗可和“惠”进行字音的辨析。“埂”可以利用熟字“更”,辨识字形。
2、会写字
本课要写的15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差,抒写时,要认真观察左右两部份的比列及疏密。如“坑、填”,右边部份要写得窄一些,提土旁要偏上一些。“卵、填、稻”容易念错,认真观察字形,留意“卵”字左右两个小点不能丢,“填”字左侧的“真”中间有三横,“稻”字右下“白”中的两个小横不能连在一起。“淘”与“萄”可进行字形的辨析。
3、生词
建议预习时不要直接查字典,可以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先猜想,再通过查字典验证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
(1)淘洗: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煮沸席卷,或置于水里簸动,使去除杂质。
(2)点苍山:亦称苍山,因其山色浓艳,山脚点白而得名。点苍山有十九峰、十八溪及悬瀑寒泉等名胜。集云、雪、峰、溪四大奇景。
(3)卵石:半径较大的砾石,大小多像鸡蛋,因此叫卵石。
(4)河道:河道闽台之间容水的部份。
(5)运载:装载和运送。
(6)坑崎岖洼:比喻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中块低一块。
(7)泼剌:比喻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拟声词]
(8)汩汩:比喻水流动的声音。
三、学习课文
学习时,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紧扣“我’走到哪里,听到了哪些嗅到了哪些,看到了哪些,想起了哪些”展开阅读,把握描写景色的详细词句,边读边描绘幽美生动的词语,联系生活,调动多种听觉,边读边想像画面格调美丽的唯美,体验夜月风景(线索抓住法)。最后联系生活,感受“我”与阿妈浓厚的温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以“走”为线索,写出途中看见的景色及联想,带来读者诗情画意般的体验。“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一咏三叹让画面有了流动感。
1、主要内容
在清亮而轻柔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哇走,走过村头,走过大街和大路,走过溪水和水库,走过溪岸和石渡槽,走过果园,走过稻子地和菜园......我”感遭到鸟鸣、鸟飞、溪水流动,感受到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
2、段落大意
本文共分为四部份。
第一部份(1-3自然段)写月亮升起,“我”和阿妈在铺满月光的大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份(4-5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河边走月亮。
第三部份(6-7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份(8-9自然段)小结全文,书写“我”和阿妈之间的温情。
其中第4、6两个自然段作者着墨最多。第4自然段中,“细细的小河”“灰褐色的卵石”“可爱的小池塘”是“我”眼中所见,“山草和野花的气味”是“我”鼻中所闻,“阿妈晚上洗衣裳”“我用树皮做大船”是“我”心中所想。作者把这种内容精妙地融汇到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灵动的、令人向往的“月下溪景”图。
四、预习建议
1、想象“月亮升起”图,体验夜月的清亮和淡雅。
2、想象“月下岸边”图,体验夜月的祥和。
3、想象“月下田园”图,体验夜月下的丰收景色。
4、想象“月亮牵星”图,体验浓厚的温情。
5、把文中的幽美生动的句子摘录出来,多诵读背诵,便于之后抒情习作时用到。
五、课后“小习作”
课后“小习作”要求仿造第6自然段写月下的某个情境。从第6自然段来看,题干中的“所见”可以有更笼统的理解,不仅仅双眼所见,还可以是眼睛所听,眼睛所闻,就是多种听觉感遭到的现实情境。而“所想”指由现实情境引起的一些联想。可以先口头练习描写月下情景小练笔,之后再写下去。
- 上一篇: 要想上车,大家就要挤一挤,这样更暖和!
- 下一篇: 《对伪心理学说不》中的相关内容: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