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从江来,魂从江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江河湖海的精神,也是上海的格言。
当我再次走近黄浦江畔,脚下的土地再也不是工厂前的沙砾,眼前也已找不出昔日农村的影子,哪怕是天空也前所未有的湛蓝。唯一不变的,只有同千百年前一样流淌的黄浦江,静静庇佑着这座城市。
黄浦江的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
奶奶给了我答案。小时候,我常住在奶奶在虹口的家。那个时候,16层的老大厦在一圈弄堂里格外突出。每天早晨,我和奶奶乘嘎吱作响的电梯下楼,从昏暗的电梯间和大厅出来后便是人来人往的街道。穿过无秩序的街道就是各种小小的店铺,其中有一家早餐店,不夸张地说,那包子的香味百米外都闻得到。简陋的门面前排着不乏几十年如一日来光顾的老食客,店里站着的是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老夫妻,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竟让这丝香气成为附近所有人30多年来的记忆。
这番景象都是我后来追问才知道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十来米的路程只是美味前的考验。在考验后自然就是享受。有时我站在窗边,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眼前出现的是一片喧嚷,黄浦江、陆家嘴、石库门,一一映在眼中,然后再刻进脑海。那时我便觉得这就是动画片里天庭在地上的样子。
有一次逛乍浦路,在那几乎令人昏厥的叫卖、还价和吵闹声中,奶奶告诉我,这烟火气便是上海和黄浦江的魂了。
不过这生活已是历史。上学后我再无缘品味那包子香了,不过不只是我一个人。随着大机器的履带轧过曾经的街市,那一代人记忆中的香味就仅仅存在于那一代人的记忆中,并在几十年后必然会随着某个人的逝去而消失吧。奶奶的见证好像更加深刻,她就在窗边静看这天地大变,我们的大厦从弄堂中的孤岛成为钢筋森林中的“孤岛”。
随着越来越多的石库门成为历史书上没有生命的文字,我方如梦初醒一般意识到那个时代只存在于老一代上海人的记忆里。窗外不再是空旷的景色,楼下也不再是喧闹的街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胜过生死的距离,当年的七十二家房客如今是对门的陌生人,不知不觉间那种人情味好像和石库门一样只能被人们回味而不能被体会。那么,上海这座城市,是不是就没有“魂”了?
对啊,上海没有西安、北京那样的历史底蕴,当这些城市在历史上灿烂夺目的时候,上海只能在史书中沉沦,仅有的近代史却是中国人最不愿揭开的伤疤。上海也没有杭州、无锡这样天然的绝美风光,上海仅有的,只是一个地理优势和一条无法与其他长江支流相提并论的黄浦江,上海便是百家的缩影,是一碗文化大杂烩。那么,上海,何以成上海?何以在这“九州”中脱颖而出,上海的“魂”到底是什么?
父亲说,不断地发展、进步才是上海的魂;妈妈说,择善从、择不善改是上海发展的灵魂。他们都对,但又缺少了什么。无数的上海人也。在摸索,寻找。答案在哪儿?
黄浦江,上海从它而起。黄浦江畔的土地,曾经是农田,是工厂地基,现在是埋葬过去的纪念碑和面向未来的许愿池。也就只有黄浦江,经过千年的沧桑方能在巨大变局中依然不为所动。那么黄浦江所代表的是什么?
包容,黄浦江接受了无数条河流后汇入长江,而长江亦是如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江河湖海的精神,也是上海的格言。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能使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人们拧成一股绳,然后骄傲地说:“阿拉是上海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上海之所以能接受全世界的文化而同时仍有自己的特色,之所以能使上海人有如此的团结,正是因为包容和内心的坚韧。如果黄浦江水是上海人流动的血,那么长江黄河水就是全体中国人的血。上海包容而又团结坚韧的特点不就是中国的缩影吗?中国曾历经屈辱,终于在无数先辈簇拥下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不必为保家卫国而奋斗终生,却可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师夷长技以建设,这又何尝不是黄浦江所代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