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题目:请联系某一个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含哪里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预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30分)2.个人的讨论提纲。
(30分)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分)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个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都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安置方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固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
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
联系实际的例子专门多,从你明白的例子中写2到4个就行。
讨论后形成的提纲,因时刻关系没能进行讨论,就不作要求。
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能自圆其讲就能够。
(注:P98)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第二,解决决策咨询题的差不多措施。
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
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为必要联系。
由此能够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第三,明确方案对应的时期。
公共决策咨询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出现出长期性与时期性。
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时期,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第五,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一、本选题简介(一)选题依据:1、审计理论界的专家大多数注重从理论层面明白得和诠释审计,关于审计实践接触不多,即使审计科研人员通过审计实地调研,由于被调研对象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未必肯如实披露审计中发觉的真实咨询题,这就造成审计调研的结果与审计发觉之间存在偏差,由此形成的审计理论也就存在偏差;2、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审计实战体会,严峻的经济咨询题在他们严谨的审计程序和准确的专业判定下被发觉,但专门多一线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理论知识,无法将揭露咨询题实质的案例上升到理论,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3、审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全面把握审计、财务会计和其他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审计实战技术,有味的审计案例不仅会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并关心他们真正领会法律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各大财经类高校教师苦于缺少审计案例的专业教科书,他们使用的仅有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专家编著翻译过来的版本,书的内容与国内国家审计现状难免会有出入。
目前国内出版的审计案例系列书籍实际还停留在将审计报告内容简单地转摘,而未进行深层次的摸索,尚未将实务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关于高校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基于上述4点理由,确定了《政府审计案例》的选题。
(二)目标定位:该课题以正式出版物的方式,设计二种版本,分不面对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
二种版本案例选取相同,体例有所变化。
它关于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来讲专门有启发性,关于审计理论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性,而关于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又不失为一部提早实习的好读本。
同时,本书还将制作成PPT课件,致力于高校审计专业教师讲课之用。
(三)风格定位:本课题一改学术类文章生硬、枯燥、难明白的通病,全书或采纳生动有味的文学语言,或采纳严谨客观的新闻性语言,间插一样理论与实务性文章所特有的表述方法。
作者力求全书有较强的知识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课题表现形式上是全新的,在课题内容上也与其他案例书有不。
(四)要紧研究内容1、本书的差不多体例:本书从案例背景介绍、审计发觉过程、案例分析、审计发觉采纳的重要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摸索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的意图是,背景介绍要紧介绍本案大的宏观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或国家的最新政策规定、会议精神等;本案的审计依据、审计环境,以及审前调查的有关内容,这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审计发觉过程的铺垫;本案的审计目标与范畴、意义;本案的案情提要等。
审计发觉过程是本案的关键内容,也是审计一线人员和高校学生期望了解的部分,其他所有结构应服从于该部分。
案例分析要紧结合审计发觉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的分析评论,该部分有一个不变的内容是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此案例分析发觉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改进之处。
接下来讲述的是本案发觉所采纳的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但该部分不局限于本案,而是结合其他审计类型综合讲述这一有用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最后是延伸性案例摸索题,目的是把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保留一部分,留给审计一线和高校学生自由想像和发挥的空间,真正达到案例启发的目的。
2、按照国家审计署2018-2019年审计工作进展规划关于审计类型的划分,本书案例分布在:财政审计12个案例、金融审计5个案例、企业审计4个案例、经济责任审计4个案例、资源环境审计4个案例、涉外审计3个案例,共32个案例。
其中,运算机审计案例8个、绩效审计案例8个、专项审计调查4个;中央级审计案例7个、省级审计案例9个、市县级审计案例16个。
案例讲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将会穿插内容。
二、讨论内容《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提供了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经济责任——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环境——退耕还林审计共3个案例(详见附件2)供各位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案例选取。
政府审计类型要紧有本书选取的六种,但不同的审计类型具体占多少比重?同一审计类型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的案例?只是依照作者日常审计实践体会总结或作者已有审计成果聚拢而成的,正因如此,在案例选取方面作者难免失之偏颇,甚至有遗珠之憾,2、体例选择。
本书表述的体例或称结构编排要紧为:背景介绍、发觉过程、案例分析、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摸索。
各位审计专家对此编排不知有何方法?3、案例标题。
讨论提纲的附件1《名目》直截了当点出案例的标题,如“税收征管审计”、“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能够考虑使用隐喻性的标题,如“任务财政”、“贪污私分”,或二者的结合,如“任务财政——税收征管审计”、“贪污私分——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
是否还有其他更适合的案例标题?4、表述语言。
本书表述语言要紧有三种:文学性、新闻性、理论性,怎么讲采纳何种单一语言,或几种语言结合使用等,需要各位的指点。
原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力求知识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不落俗套而又有用。
5、如有其他更好的意见或方法,请不吝赐教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在此先表示衷心感谢!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刻: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讲明(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推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第一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纳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咨询卷,以集结咨询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治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样来讲应当强调“(A)”。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不管是在利益相关决策依旧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咨询D.退避三舍2.(B)提出了闻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同意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
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4.政策成效评判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定。
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发下,突然豁然爽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 .立体思维 C.灵感思维 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分析。
A.咨询题B.结论C.方案D.目标7.人们把对政策同意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B.深入.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差不多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9.思维确实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截了当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截了当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差不多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有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讲明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有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讲明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有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讲明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有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讲明为合乎理性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咨询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E)。
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2.( )的评判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稳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判能够分为(A、B、C)。
A.正式评判和非正式评判B.内部评判和外部评判C.事前评判、执行评判和事后评判D.整体评判和局部评判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点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
A、整体性B、普遍性C、灵活性D、动态性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聪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制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咨询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摸索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进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固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
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操纵它的失效性。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缺失效三个时期。
- 上一篇: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