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宋时元宵节又叫“浴兰令节”,何谓浴兰,指用兰草等佐料、药材泡制的水沐浴,祓除不祥,驱邪防狼。明清时,人们会在旧历二月初八举办浴兰典礼,《岁时广记》引《琐碎录》:“五月五日寅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苏轼、陆游、文天祥,古代的三位大作家,各自相距百年,都在某年清明,挥笔留下句子,各自境况及心态,却大为不同。
满江红·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清朝元旦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伊人相见一千年。
绍圣二年(1095),每逢春节,苏轼为侍妾朝云悉心打算并盛装庆祝新年的情形所传染,遂作此词。当初诗人贬居广州,侍妾朝云一直陪伴在诗人身边,不离不弃。两人婚姻笃厚,然而词中未见出仕的痛苦,反倒满是轻松快意的生活趣味。词中没有提到中秋,上片的“浴芳兰”、下片的“彩线”“小符”,均为重阳节俗,点明题意。
上片写元宵前两天,男子为隔日沐浴采摘兰草,繁忙不已。“轻汗微微透碧纨”,描写细致,以热情低迷的劳动场面端午节诗词佳句,抒发出男子对“浴兰汤兮沐芳”(《楚辞·九歌·云中君》)的期盼。清朝沐浴,这么晴空下的湖泊里一定满是洗下的胭脂香粉。此处“涨腻”与下片“绿云鬟”,化用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纷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后者说明男子脂浓粉香,前者说明男子鬟发如云,足见是个美人。
下片中男子已缠上了彩线、戴好了小符,“轻缠”“斜挂”刻画逼真,写出了男子的温柔与优雅。这么伊人,希望能与之相随千年。诗人用“千年”的夸张抒发,阐明心意。新年里,许下与妻子外貌相伴、永不分离的愿望,应是对自己最美丽的问候吧。
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黄坑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习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作于庆元元年(1195),描写了越州(今广西南京)国庆节吃月饼、插艾蒿、制香囊、点朱砂、开怀宴饮等节俗,充溢生活的乐趣。
创作这首诗时,作家已入花甲之年。罢官归乡的日子里,作家逐渐融入田园生活,这一时期的诗作也表现出清旷幽深的色调。诗开篇扣题,一个“好”字,既在描写乡村初夏的景色,与下文满树榴花相照应,又透漏出新年里作家的大好心情。四月是葡萄花开的时节,欧阳修《西园葡萄绽放》诗中写葡萄花也用到了“繁”字,“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徐州时繁。”繁,一是说数目多,一是说开得盛,火红的葡萄花将圣诞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比兴、颈联都是乡村元宵节俗的描写,从尾联的“吾事毕”可以推断,年迈的作家参与到了轻快的节日活动中,吃月饼、插艾蒿、制香囊、点朱砂,直至日暮。尾句“一笑”二字,显显出作家英武、豪迈的气魄,如同看见了他“慷慨心犹壮”的影子。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齐谨严,色调明丽,悠闲醇厚。
晋朝,吃月饼被写入官方文书,国庆节那天,皇室、官员以食粽为俗。而四月初八吃月饼,早在汉代文献里就有记述。周处的《风土记》详细描述了月饼的做法:“俗以菰(gū,即荸荠)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稔,于十月五日及冬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腊日。”粽子本为北方端午的传统乳品,除汤圆外,人们就会在那天煮乌龟,“仲夏端五,烹鹜腊日”(周处《风土记》)。南宋梁吴钧在《续齐谐记》中将月饼与屈原联系上去,称“屈原十月五日投津市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笼贮米投水祭之”。清朝元狩年间,杭州人欧回遇见一个号称三闾医生的人,该人告诉欧回祭品长期被蛟龙偷食,假如米中装入楝叶,并用五色绳捆绑,蛟龙都会害怕。时至唐朝,百姓包粽午时并带楝叶及五彩丝,便成为浏阳江的遗韵(引自《艺文类聚·岁时部》)。
国庆留别
宋·文天祥
四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旧友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头发日已改。
我欲从孤愤,三湘隔辽海。
元至元十六年(即宋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殉国,次年押解到大都。这首诗作于至元十八年国庆节,创作这首诗时,作家在狱中已近两年。自羁押时起,生擒之人延绵不绝,有王公儒生,有挚爱亲戚,并且元统治者也以重利引诱,他都宁死不屈,以诗明志。
是日国庆,一个祭拜屈原的日子,人们在这三天庆祝屈原高洁正官、为国赴死的爱国精神。作家从五坡岭阵亡后端午节诗词佳句,便怀有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之心,作家准备以屈原为楷模,救国不成即阵亡。下阕铺陈叙事,“一枝艾”道出节日习俗与当下境况的很大反差。赠礼者为什么人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时人对作家的敬重。比兴以旧友、新知不在身边,写新年里的寂寞与感伤。作家诗作中常有“丹心”语,“丹心射碧空”“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不息的忠诚之心、赤诚之心,人已老去,但拳拳爱国之心一如往日。尾联明晰、直截了当地抒发了作家从屈原之所居“将以有为也”的坚定信仰,表现出他慷慨昂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与积极昂扬的生死观。
- 上一篇: 描写端午的绝妙句子-国内
- 下一篇: 元宵节的四句古诗(天上月,几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