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清代作家柳宗元作品《江雪》。该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景色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隐没。遐景苍凉,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格调凄寂。渔翁形象,雕刻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浑厚有力。历朝作家无不交口称绝。千古翰墨妙手,也争相借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景色图。
作品原文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字词注释
1、绝: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黑漆漆。
5、蓑笠(náo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编编成的围巾。(“蓑”,唐代拿来防雨的校服;“笠”,唐代拿来防雨的围巾。)
6、独:只身。
作品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扁舟,渔翁披蓑戴笠;只身钓鱼,不怕冰雪侵袭。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出席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因为保守势力与太监的联合反攻,使得革新失败。因而,柳宗元被贬谪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高官监视的“罪犯”。宗庙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僧人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以后,精神上遭到很大剌激和焦躁,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归隐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寓自己自傲而内敛的情感,表达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纠结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诵的名诗。
鉴赏评价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作家的主观的心情则变得比较孤寂,甚至有时不免过分孤单,过分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作家只用了二十个字,就勾勒了一幅古朴严寒的画面:在下着大雨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只身在严寒的江心钓鱼。作家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这么纯洁而静寂,纤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这么自傲,渔翁的性格是这么孤寂。虽然江雪古诗的意思,这正是柳宗元因为厌恶当时那种一天天在走上坡路的古代社会而创造下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似乎还要变得虚无飘渺,远离俗世。作家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下雪的江面上垂钓,这么而已。而且,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作家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并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广袤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变得突出。首先,作家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边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边的“孤”、“独”两字也就平静无奇,没有哪些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江雪古诗的意思,这原本是极平时的事,也是最通常化的形象。而且,作家却把它们置于“千山”、“万径”的下边,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通常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弄成极端的静寂、绝对的沉默,产生一种不平时的景色。为此,下边两句原先是属于静态的描写,因为摆在这些绝对古朴、绝对蛰伏的背景之下,倒反倒变得玲珑透亮,有了吵架,在画面上浮动上去、活跃上去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原本是陪衬的远景,照通常理解,只要描绘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何必费很大气力去雕刻细刻。而且,作家却正好不这样处理。这似乎拍影片,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待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变得概括夸张。而前面的两句,原本是作家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倒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幽远透亮、可见而不可即的觉得。只有这样写,能够抒发作者所急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个甩掉凡俗、超然物外的自傲冷酷的思想爱情。至于这些远距离觉得的产生,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置于颔联的最末尾,但是同“江”字连上去所形成的疗效。
在这首诗里,映照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但是“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促使“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其实也都是雪。而且作者并没有把这种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其实不会存雪,不会被雪遮住,并且虽然雪下到江里,也立即会弄成水。但是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觉得,这就产生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促使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由于福清里都如同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饱含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下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凉一片的氛围也完全突显下来了。至于里面再用一个“寒”字,纵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作家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阴冷静寂的环境里,那种老渔翁居然不怕冷天,不怕雪大,忘记了一切,专心地垂钓,形体尽管孤单,性格却变得自傲孤寂,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害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爱情的寄寓和缩影。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颔联前后两部份有机地联系上去,不但产生了一幅揉合概括的图景,也打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雕刻细琢和极其的夸张概括,纷繁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艺术表现上,除虚实相生、动静相成外,该诗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用仄韵。七绝是律诗中最玲珑透亮的相声,用仄韵是罕见的,也最难写出神韵,由于仄韵字,容易导致狭小焦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诗境的开拓。而此诗却用仄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绝”“灭”“雪”因为狭小导致的冷酷刻削之感,恰好与雪境的气氛相合,彰显出柳诗峭拔的骨力与阴郁色彩紧相参杂的特色,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柳诗的基本风格。
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小巧。诗题是“江雪”。并且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宁静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之后笔触一转,推出正在扁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仍然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整篇。一种恍然活泼的觉得油然生出。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朝知名文学家、思想家。原籍河西(今甘肃省临洮、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士族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举人,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你们之一,与韩愈共同提倡古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歌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实的唯心论成份,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学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而意味深长。
- 上一篇: (每日一题)历史上的10首诗,你听过几首?
- 下一篇: 百忧集行唐·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