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见缝插针”式广告
1999年之后,中国的电视听众突然发觉,在黄金时间段再也不能清静静地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了,只要打开电视机,10分钟之内,无论在那个颍道都可以见到哈药六厂的电视广告。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哈药六厂的名子和效益都迅速蹿红,产量从1998年的2.3万元迅速暴增到1999年的10万元,2000年翻倍到20万元。哈药的全频道广告投放模式令人关注,人们称这些以我为主、强势传播的医疗保健品广告投放模式为“哈药模式”。
出内“哈药模式”的最基本方式就是“见缝插针式的户告投放+全名星阵容”。哈药的广告投放可以称得上是“一掷千金”哈药在媒体订购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哈药直接和各个地方电视台的媒体谈好价钱,采用的是一种见缝插针式的广告上映办法,只要有时间就插播哈药的广告。这些广告投放模式使消费者无处藏身。
哈药的广告创意以理智诉求为主,辅以柔性的全名星阵容。中国国外当红的老中青电视名星几乎全都在哈药的广告上现身。名星们亮相说法细数补铁、补铁、补血的重要性,哈药利用名星的名气使产品和消费者直接快速地构建了联系。
面对哈药的广告轰炸,消费者怨言颇多。2001年1月4日《中国经营报》的专稿强调:去年可以说是电视广告的“哈药年”,在多数时间段,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欣赏到哈药的“科普广告”和“明星广告”,有人甚至得了“哈药焦虑症”,只要一听到哈药的广告,还会“头晕想吐”,必须立刻更换频道。
正因这般医疗广告创意,哈药的广告在当初消费者评选的“十大低俗广告”中高踞前列,D这也反映出哈药广告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困惑。
像“脑白金”广告一样,哈药广告模式引起的社会争议并没能制止其市场成功的脚步。透过这两个反例,可以见到中国市场的奇特现象医疗广告创意,也可以见到中国企业广告传播的矫饰性和市场推广的实务性所产生的巨大反差。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哈药主打产品“盖中盖”的消费者认知率在90%以上,而“朴雪口服液”“葡萄糖酸锌”等产品也具有很高的市场著名度。在不知不觉中,哈药的广告早已给消费者洗了脑。
有学者评论道:哈药的成功离不开其扎实的市场基础和畅通的销售渠道,广告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催化剂的作用。
哈药六厂用中国式思维和中国式的广告死板地撞开了市场的房门,创造了市场的又一个奇迹。现在,国家管理部门对黄金时间段广告上映时间进行了严格限制,哈药“见缝插针”式的广告传播模式或许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