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学员非经济本科,收获南洋理工MME offer
学员背景
L朋友
专科背景
重庆财经学院会计
GPA:84雅思:91
投档中学(2023年秋季入学)
南洋理工学院管理经济学硕士(英语讲课)
申请时间:2022.10.07
投档时间:2022.11.01
南洋理工学院管理经济学硕士(英文讲课)
(2022年冬季入学)
申请时间:2022.03.16
投档时间:2022.05.12
你们好,我是L朋友,专科就读于某财经类211学院的会计学专业,曾在毕马威管理咨询()就职,目前收到了南洋理工学院的管理经济学()的offer。
我的申请时间很短,标化也不高,打算时间从去年4月到10月,很辛运地快速上岸了。受邀给你们分享一下“弱鸡”如我的申请历程,研途漫漫,与诸位自勉之。
我的分享分为以下两大部份,其二是校内学习期间怎么填补非本专业的不足,二是就业以后选择出国读研的审视。
1怎么尽可能填补非经济学专科背景
在大一时学习基础会计的内容时听的我云里雾里,并且同时期学习的微观经济学却让我爱不释手,但是最终成绩优秀。从那一刻开始,我在心中就对经济学的方向有了爆棚的憧憬,想像着自己在未来继续研究该方向的样子。很忧伤的是转专业时间已过,想要继续只能在读研时跨申了。并且跨申也得打好相关基础,于是那时我选择了课程、科研和实习三大面来提高自己。
多修经济课程(精力占比5成)
作为非经济学专业出身,尽量修更多的相关课程是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最直接彰显。我选择的是课程上极尽可能地多修物理、统计和经济学的内容。
从大一直至大四,我把培养计划中所有能选的经院和数院开的课程都修完了,包括高等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模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博弈论、回归剖析、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在以上述课程均绩接近满绩以及收获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两位院长的推荐信下,我想我竭力了。
在我的整体均绩没有这么高的情况下(尽管也拿了几次奖学金),能在其余大鳄90+的背景下在申请时苟延残喘。先修更多经济学的课程而且领到不错的成绩而非狂刷本专业的内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让我在申请中有了更多的自信和资格去尝试更多的项目。
多试学术研究(精力占比3成)
在学习课程之余,应该尽可能多地尝试经济相关的学术研究来锻练自己的学术能力。
大一下我和朋友一起出席了挑战杯,写的内容是博弈论相关,那时主要是用Excel来绘图和处理数据,并且每一次调整格式好多表格、图像和公式都要重新处理,因此我学会使用Latex来让相关格式的更改事半功倍。
大二到大三当了会计大学某老师的助研,在那期间我学会了用R和SPSS来处理数据和助理研究,这是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也让我初涉了真实学术研究的气氛。
结业论文写的也是博弈论相关内容,运用当年课程学习的内容建立博弈模型,进行一定数理推理来研究政策策对不同行为人的影响,在其余同事写会计相关的内容时,我坚持自己的方向,在答辩时老师说了一句这是他见过最复杂的专科论文,这样的错位竞争其实也是论文拿满绩的一个小技巧吧。
上述多篇论文并没有像大鳄一样发表在刊物上,也没有收获哪些惊人的奖项,并且却在申请时让我有充分的资料来描述我的过往研究经历,有和无的区别常常要比多和少的区别大好多。据悉,经济研究相关的些许经验除了有利于将来的申请,也更能帮助硕士期间更快开启学术之路。所以进行研究一举多得,千万不要畏难或偷懒!
多点社会经历(精力占比2成)
不可证实的是课程学习也只能填补部份弱势,研究经历没有发刊物也终归害怕竹篓打水一场空。在寒假期的空余时间,多去高质量地实习,积攒相关经验可以减轻恐惧,也让自己多去社会中认知哪些是经济学,哪些是金融学以及哪些是会计学。
大二我在某头部券商研究所实习,主要内容是用复现研报的量化内容。相关实习很熬人,常常回到宿舍就筋疲力尽,但跟随大鳄去见识让我对量化以及相应编程有了基础的了解。这是我第一份实习,主要是关系挺好的学姐内推我才有机会去尝试,所以在校期间你们也要注意和学长学姐的交流沟通,她们常常十分愿意给你分享好多经验和资源。
大三我在某四大审计实习,这个实习的机会非常碰巧。主要是当时她们来中学进行提早招考,那时侯我就跟朋友一起出席了一下,原本没多感兴趣,并且意外的投档我了,我也就顺便去实习一下。在真实接触了年检时的繁忙后,也让我清楚地认知了会计学的下场,坚定了我的选择。
但是大四那年正值疫情,国外外形势风云激变,在考虑安稳的情况下,我选择先在国外就职,等待机会再继续我的学术之路,故而我选择了毕马威的offer,静候风来。
2明明工作了为何还要继续读书
毕马威的工作紧凑而又有挑战,在跨部门合作期间我又接触到了好多新知识,如用维护和查询数据库,拿来简单勾勒我的需求意图,出席跨国大会,与多方沟通交流,这种内容让人激动也让人憔悴。在一次夜阑人静的清晨,我还在打车回去的路上加班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那时国外外疫情的早已稍作平稳,我在想,是时侯了。
雅思刚过90,均分高于85,早已工作快一年了,我还有机会吗?这是我跟蔡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我和老师的相恋来自于一位好友,他那时正在蔡老师的帮助下申请读硕,机缘巧合下,我也就此了解了指南者和港三坡二的一些经济学项目。在老师介绍中,MME不同于其它项目(如AE或则Quant)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它的申请期特别多,对于我这些想早点出国读书的在职人士特别友好,今年1月是我能接受的最早开学的offer。
在蔡老师和文书Chloe老师的推动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我的申请之路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重拾自己过往的种种,重返学院去复印各项证明,重新联系乐意写推荐信的院士,那段时间似乎回到了五年前的学院生活,令人感叹万千。疫情搅乱了好多人的安排,而且每位人终归会回到属于他自己的轨道上。
白驹过隙,春去秋来,就这样,在六月周末刚过的三天夜里,我收到了MME的offer。在我一脸迷惘的转给老师后,陌陌群里便传来了许多问候声音,那一刻我紧握了拳头,却又缓缓抬起。有一种意外得到的欣慰,也有一丝对它来迟的慨叹。是啊,大学期间深埋的学术理想竟在灯火阑珊处。我深深自责没有早点遇见指南者,因而在大四选择了就业。其实公司挺好,但那股内心的憧憬却在延误了很久以后于命运的意外安排下实现了。这样复杂的心情我想每个正式结业的朋友都曾感受。
这就是一位普通中学生的申请之路,有成功有磨难,有舍弃也有奋进,望你们借鉴我的得失,能顺利走上自己理想的征程。
文末再分享给你们一则好消息,我的这位好友目前早已在MME项目就读了,今年1月我会去和他顺利会师,再续我们的朋友之缘。
在此谢谢指南者所有老师的付出。
- 上一篇: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世界上最幸福的20件事情,你做过几件?
- 下一篇: 博弈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