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反道义、仁义,必定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两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下边是小编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子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名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节令、气候,甚至政治情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城子之城]方圆城子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瓮城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瓮城。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副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副词表递进。
(11)[是]这。
(12)[也]表判定语调,“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也称装备武器。兵,装备;革,鳞甲,用以护身的铠甲之类。
(16)[坚利]精湛。坚,结实。利,坚硬。
(17)[米粟]粮油。
(18)[多]充足。
(19)[委]舍弃。
(20)[而]副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动词,代“城”。
(23)[故]因此。
(24)[域]这儿用作代词,是限制的意思。
(25)[以]借助。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固]巩固。
(28)[国]国防。
(29)[山溪]山河。
(30)[险]险要。
(31)[威]威慑,树立名望。
(32)[得道者]推行“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3)[失道者]不推行“仁政”的君主。
(34)[寡]少。
(35)[之至]抵达极点。
(36)[畔]通“叛”,陷害。
(37)[顺]征讨,服从
(38)[以]借助。
(39)[之]主谓间取消语句独立性。
(40)[故]因此。
(41)[有]要么,或则。
(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44)[同事]内外亲属。
【翻译】
有利的天气节令比不上有利的物理条件,有利的物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有一座)方圆城子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三面围攻它却不能获胜。选用三面包围的形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节令,然而这么却不能获胜,这是由于有促使作战的节令气候比不上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条件。
瓮城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装备武器不是不结实坚硬啊,粮油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却仓皇而逃,这是由于对作战有利的物理情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因此说,使人民移居出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幅员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悍。实行兼爱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实行兼爱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就会憎恨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就会投奔于他。借助天下人都投靠他的优势,占领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因此,(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赏析】
中心论据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两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行。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两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后者与前者的比较,指出强调各类客观及众多诱因在战役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诱因,决定战役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句子相似,语调非常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紧扣中心论据,连用两个论点逐步论证,利用否定对偶句子。第2段选定攻战的实例表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三面受围而不能克,虽然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从而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用攻战的实例,从而说明虽然在占有“地利”的状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残部而逃,由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反例均非实际战例,而是也称,即除特殊状况外,通常这么。因此使论争具备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劝说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逐步阐明,将论据的范围由战役推及到治国,以便全面展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备普遍意义。再者,“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推行礼治)得人心者,人心诛杀,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此,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我们一般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违背正义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反正义的都会身陷孤立无援的窘境。在这儿,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这么,哪些叫“正义”?《现代汉语辞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促使人民的道理”。这是富有现代味儿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涵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知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憎恨、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人就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就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增援连同事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儿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役的总指挥,只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阐述战役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但是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役具备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何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何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实施礼治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夺回天下。法家,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手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实行兼爱。由于吏治,是“得其心”之政。
这么,怎样“得其心”,即怎么行法家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怀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她们积聚上去,人民所痛恨的,不要强加给她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何种呢,其实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觉得,这是行法家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于是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2.《卜居》原文及译文
3.大悲咒原文及译文
4.《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5.离骚原文及译文
6.《童趣》原文及译文
7.《梅》原文及译文
8.以柔克刚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