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2023-06-06 11:10: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及翻译06-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阅读及翻译06-15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11-02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06-12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07-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12-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擅于利用设喻的步骤。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役,却多次提及战役。这是为了讨好藩镇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从而有机会向藩镇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本内容由小编跟你们分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欢迎你们学习与借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东汉:孟子及其徒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子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名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促使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方圆城子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三面包围上去灭掉它,却不能获胜。选用三面包围的形式攻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一定是得到有促使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而且不能获胜,这是由于有促使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呀。

瓮城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装备武器也并不是不精湛,粮油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而且,守城一方还是仓皇而逃,这是由于作战的物理情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因此说,使人民移居出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悍。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憎恨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就会投奔他。凭借天下人都投靠他的条件,去投奔那连亲属都反对憎恨的君王,因此,君子要么不战斗,(假如)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

(1)[天时]包括节令、气候,甚至政治情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城子之城]方圆城子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瓮城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瓮城。

(6)[环]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副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副词表递进。

(11)[是]这。

(12)[也]表判定语调,“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也称装备武器。兵,装备;革,鳞甲,用以护身的铠甲之类。

(16)[坚利]精湛。坚,结实。利,坚硬。

(17)[米粟]粮油。

(18)[多]充足。

(19)[委]舍弃。

(20)[而]副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动词,代“城”。

(23)[故]因此。

(24)[域]这儿用作代词,是限制的意思。

(25)[以]借助。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固]巩固。

(28)[国]国防。

(29)[山溪]山河。

(30)[险]险要。

(31)[威]威慑,树立名望。

(32)[得道者]推行“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3)[失道者]不推行“仁政”的君主。

(34)[寡]少。

(35)[之至]抵达极点。

(36)[畔]通“叛”,陷害。

(37)[顺]征讨,服从

(38)[以]借助。

(39)[之]主谓间取消语句独立性。

(40)[故]因此。

(41)[有]要么,或则。

(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悍。

(44)[同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父权亲属。

古文现象

一、通假字

(1、畔(pàn、,通:“叛”,陷害。

二、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库

3、委

古义:舍弃

今义:委屈、不甘愿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亦即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父权亲属,包括父亲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感情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亲兄弟。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这儿用作副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关系词。表示肯定辨别之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么却

今义:表转折的副词。

三、一词实词

1、利

⑴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⑵兵革非不坚利:凌厉

2、之

⑴三里之城:的,动词

⑵多助之至:到

⑶天下顺之:动词,指得道者。

⑷环而攻之而不胜:动词,代指这座城

3、时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节令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

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初的

⑸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秋天

4、和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

⑵春和景明:明媚

5、去

⑴委而去之:离开,逃出,潜逃

⑵去死肌,杀三虫:去除,除去

⑶西蜀之去南海:相隔,避开

⑷公然抱茅入竹去:抵达,到别处

⑸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也:距离

6、胜

⑴环而攻之而不胜:获胜

⑵予观夫巴陵胜状:特别美丽,曼妙

⑶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

⑷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当,能承受

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于,超出

7、固

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偏执,顽固

⑶固以怪之矣:其实,原先

⑷君子固穷:安守,固守

8、亡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走

⑵出则无敌英国病人,国恒亡:战败

9、城

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⑵城非不高也:瓮城

10、而

⑴环而攻之而不胜,副词表转折

⑵委而去之,副词表顺承

⑶环而攻之而不胜,副词表修饰

四、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副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比喻词用作代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比喻词用作代词,牵制)

4、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名词用作代词,围。)

五、特殊句子

判定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由于有促使作战的天气节令比不上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由于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据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推论。

本文从决定战役胜负的.诱因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探讨了“人和”对战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表明了实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式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论争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而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推论,不是中心论据,中心论据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式上有哪些特色?

主要展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据,接着利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逐步阐明,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牢牢紧扣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非常严密的论证美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利用对偶、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魄恢宏,笔酣墨畅,结构严谨。

(3)文章上部份利用例子说明,下部份利用对比论证方式,格外突出其论据。

中心论据

中心论据应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据,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于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表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役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整体抓住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破敌取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戴,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名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役,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役阐述推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加强,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诱因在战役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表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推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据,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于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表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役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句子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劝说力。诸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内线一方所具有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于是忽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并且“地利不如人和”的推论有了很强的劝说力。又如在论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只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对偶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入推论;之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入“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赏析

中心论据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两者加以比较,层层加快。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据用天时、地利、人和两者互相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两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后者与前者的比较,指出强调各类客观及众多诱因在战役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诱因,决定战役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句子相似,语调非常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克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悍,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觉得攻守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由于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借助“地利”进行抵御;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定失败。那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物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备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成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打败,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逐步阐明,将论据的范围由战役推及到治国,进而全面展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备普遍意义。再者,“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法家)得人心者,人心诛杀,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偏颇,不攻自溃。因此,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缜密,气度通畅。

解读

我们一般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违背正义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反正义的都会身陷孤立无援的窘境。在这儿,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这么,哪些叫“正义”?《现代汉语辞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促使人民的道理”。这是富有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涵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知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是憎恨、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人就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就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增援连同事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儿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役的总指挥,只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阐述战役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但是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役具备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何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何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实施礼治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夺回天下。法家,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手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实行兼爱。由于吏治,是“得其心”之政。

这么,怎样“得其心”,即怎么行法家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怀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她们积聚上去,人民所痛恨的,不要强加给她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何种呢,其实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觉得,这是行法家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于是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成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河南章丘西北)人。战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荀子之前的儒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鼓吹“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东汉儒学承继孔子“道统”的人物,东晋追赠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述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学校数学教科书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及翻译06-1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阅读及翻译06-15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11-02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06-12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07-24

公输原文及翻译原文翻译06-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12-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课文翻译12-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翻译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