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25课杜甫诗三首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下册25课杜甫诗三首的知识点小结
杜甫诗三首是高中数学下册的第25课,是一个篇很重要的课文,因此要做好知识点小结。小编为你们力荐了杜甫诗三首的知识点小结,给你们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杜甫诗三首的知识点小结
一、重点词语
1.给下述加点字注音。
眦fú搔sāo簪zān
逾yú妪yù哀婉yè
点拨:留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边加点的成语。
(1)造化钟神秀钟:集聚。
(2)决眦人归鸟眦:额头。
(3)会当凌绝顶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老翁逾墙走逾:翻越。
(6)三男晋国戍戍:内线。
(7)二男新战死新:近期。
(8)夜久语声绝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语句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展现作家不怕困难,勇于攀越,俯瞰一切的雄心和气势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画家悲凉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展现画家愁磨难解、焦虑万分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阐明战役惨重的句子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阐明战役破坏严重的句子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念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十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南宋“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明朝知名现实主义画家,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三首的同步练习题
一、给下述字词注音
岱()眦()簪()逾()
二、文学常识改错
1.杜甫(712~770),字,别号,朝伟大的画家。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朝由而的变化过程,自称“诗史”。
3.《》写于何谓“开元盛世”,其时画家才二十四五岁;《》和《》则选自“安史之乱”前期,作家已到中年。
三、默写
1.岱宗夫怎样?。
2.,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妇人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
四、解释下述句中加粗字词
造化钟神秀()决眦()
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
五、阅读
①听妇前致辞:三男晋国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伤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述熟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
2.酷似字注音并扩词。
(1)戍()戌()戎()__
(2)衰()哀()衷()
3.为唱段界定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
(2)说明战役之惨重:(3)说明战役破坏严重:
(4)表现妇人丧子的愧疚和含悲度日:
(5)能概括下阕内容的:
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伯人“致词”,层层倾诉、凄苦至极,侧面写
“”,揭露主题。
六、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山东河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泪雨满衣裳。
却看父亲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南昌向徐州。
注:剑外:山东南郑以南,指蔡州一带。南宋都城长安在南郑西南。当初以长安为中心,因此南郑以南称剑外。蓟北:今天浙江省东部和重庆市一带。那边当初是安史敌军的依据地。
1.解释下述字词。
(1)女儿:
(2)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那个字词揭露了下阕的主题?这首诗抒发了作家哪些思想情感?
4.作家看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怎样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略剖析。
一、基础知识(11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咸来问讯(2)诣节度使
(3)寻病终(4)斯是陋室
(5)来往无白丁(6)漂亮者甚蕃
(7)罔不因势象形(8)尝贻余核舟一
2.古今异义词辨析(2分)
(1)无论唐代古义:(2)阡陌交通古义:
(3)芳草鲜美古义:(4)率母亲邑人古义:
3.下述古文文,句子节奏界定不正确的是()(1分)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哲学常识改错(2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朝)作家。
②《爱莲说》的作者是代知名文学家。
③唐代大作家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明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自称“”。
④《核舟记》选自清退潮编辑的。
5.按照课文内容改错。(2分)
①忽逢桃花林,,,,。
②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不蔓不枝,……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幽美之归于大自然的句子是
④《春望》中写炮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名句是__
二、诗歌鉴赏(16分)
(一)(10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解释下述加点的字词
(1)岱宗夫怎么()(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
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色。
8.这首诗中的千古名篇是两句,这两句是写由从军行而形成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充满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见作家杜甫不怕困难,勇于攀越绝顶、俯视一切的。
9.《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梦回今后的。
10.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北岳()(注:括弧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的。
(二)(6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十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律诗诗,作者通过写失陷中长安城的破旧景色杜甫诗三首翻译,表达了画家的情结。(2)
12.这首诗所用的通感手法有什么?请例子说明。(2)
三、文言文段选读(73分)
(一)(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如同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恍然活泼。农地平旷,殿宇已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装束,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恬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母亲邑人来此险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两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嗟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兼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解释文中加点熟语。(2分)
已然:属:阡陌:垂髫:
要:险境:遂:惋:
16.将“渔人”“村人”两字词精确填入文中括弧内。(1分)
17.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起码三个)(3分)
18.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5分)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诗句有:。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由于它们。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诗句是:。
(4)“村人”来桃花源的成因是:。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唐代”的缘由是:。
19.从后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约的文字填入方框中。(3分)
20.读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回答其哀恸的成因是(2分)
A.为渔人费了如此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哀恸。
B.为自己搬到这儿消息闭塞,竟不晓得外界有如此大的变化而哀恸。
C.为外界社会的动荡、黑暗,人民生活的苦恼而哀恸。
D.没有想起时间过得那么快,都早已是清朝了。
21.作者生活在元朝末年,那时社会政治幽暗,动乱经常,民不聊生。联系那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为何桃花源是当初的理想社会?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评价?写一段话阐明你的想法。(3分)
(二)(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新乡诸葛庐,巴蜀子宗汉。孔子云:何陋之有?
22.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界定为三个层次。(3分)
23.解释下述成语(2分)
(1)斯:(2)馨:(3)案牍:(4)劳形:
24.下边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新乡诸葛庐,巴蜀子宗汉。
D.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25.点明全文题旨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2分)
26.强调龙、仙形容哪些?(2分)
27.前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他通过这篇铭文,抒发了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3分)
(三)(18分)
水陆草木之花,漂亮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顺丰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8.给下述字注音。(2分)
蕃()濯()亵()鲜()
29.用“/”标出下述语句的朗诵节奏。(2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0.文中画线的语句的句子是(2分)
A.省略句B.判定句C.被动句
31.下边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漂洗)
③亭亭净植(栽培)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心态不稳重)
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人、后裔)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32.用前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2分)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优雅质量的句子是:。
(2)形容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33.《爱莲说》一文利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从而托物抒怀。文中牡丹、莲花各形容生活中的哪些人?你怎么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3分)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想法:
3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视角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这句话调侃的社会世态是。(2分)
35.下述句子中绝句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3分)
A.一丛白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刘家,遍绕篱边逐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白银甲。
D.唯有碧荷菡萏,卷舒开合任纯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凿。
(四)(11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因而禽鸟、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殿宇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塌方出”,左刻“清风徐来,水纹不兴”,石青糁之。
36.翻译下述语句。(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殿宇相望焉。
37.第一段说明木雕者的、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说明核舟的和。(3分)
38.画线的两个词组选用的说明方式是,第一个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3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木雕精美、奇巧的成语有:。(2分)
(五)(12分)
东路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旧友不独亲其亲杜甫诗三首翻译,不堂弟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校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何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何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抢夺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淮南。
40.解释下述加点词。(4分)
(1)选贤与能(2)男有分
(3)谋闭而不兴(4)货恶其弃于地也
41.把下述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堂弟其子。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抢夺乱贼而不作。
42.请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对偶句各一句,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对偶句:
排比句:
43.承德社会在那时能够弄成现实?我们现在怎么看待这一理想?(2分)
杜甫诗三首的练习题答案
一、dàifúzānyú
二、1.子美;杜陵野老;唐;现实主义2.唐;盛;衰3.龟虽寿;春望;包身工三、1.齐鲁青未了2.白头搔更短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4.如闻泣哀婉;独与老翁别
四、钟:集聚;眦:鼻头;书:信;抵:值;浑:简直。
五、1.书:信;新:近期;去:离开;犹得:还能否。2.(1)戍shù,驻守;戌xū,丙辰;戎róng,戎马此生。(2)衰shuāi,衰老;哀āi,无奈;衷zhōng,无动于衷。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三男戍守,二男战死。第二层:屋内状况。第三层:妇人自请服役。4.(1)三男晋国戍(2)二男新战死(3)出入无完裙(4)存者且偷生,伤者长已矣(5)听妇前致辞5.安史之乱
六、1.(1)母亲和儿女(2)纵情喝酒2.剑外忽传收蓟北3.“收蓟北”;表达了作家惊讶若狂的心情,表现了画家向往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4.当画家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泪雨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呜咽、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缩影。“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刻此时画家心里无法用语言抒发的惊愕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惊讶若狂到紧迫思归。最后两句一直写“还乡”,是想象中详细的回去路线,更让人想见画家归心似箭的急迫而喜悦的心情。下阕喜始喜终,一贯究竟,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初二英语下册25课杜甫诗的知识点小结】相关文章:
高中下册英语期终备考知识点人教版10-11
仁爱版初中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09-13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10-29
高中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古文文)09-17
高中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19
关于高中下册语文动词知识点12-03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11-05
高中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09-20
高中下册英语《台阶》教学设计04-23
高中数学下册衔接与排序专题训练08-28
- 上一篇: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 下一篇: 中国古代王昭君的美貌与环佩句——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