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原文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太宗即皇帝位。冬十月癸亥,立皇子中山王承亁为太子,生八年矣。太宗贞观七年。帝谓左庶子于志宁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及居大位,区处世务,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太子好嬉戏,志宁数直谏,上闻而嘉之,赐金一斤,帛五百匹。十四年。上闻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数谏争,擢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左庶子。太子尝于禁中击鼓,玄素叩合切谏,太子出其鼓,对玄素毁之。太子久不出见官属,玄素谏曰:“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禆益万一。”太子不听。十六年春正月乙丑,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广延时俊。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征上疏,以为:“陛下爱魏王,常欲使之安全,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令移居此殿乃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尝居之时人不以为可虽时异事异然亦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上曰:“几致此误。”遮遣泰归第、秋八月丁酉,上曰:“当今国家何事为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今四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时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上闻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逾魏征,我遣傳太子,用绝天下之疑。”九月丁巳,以魏征为太子太师。征疾小愈,谐朝堂表辞,上手诏谕以:“周幽、普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征乃受诏。十七年春正月丙寅,上谓群臣曰:“闻外间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徼幸之徒,已有附会者。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有删改)
译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太宗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冬十月癸亥(初八日),立皇子中山王李承乾为太子,这年太子八岁。唐太宗贞观七年。太宗对左庶子于志宁说:“朕十八岁时还在民间,百姓的疾苦和情感,没有不知道的。等到居于皇帝之位,处理日常事务,仍有差错失误。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百姓的艰难困苦,听不到也看不见,能不骄傲放纵吗?你们一定要尽力谏诤于他。”太子喜欢嬉闹玩耍,于志宁多次直言劝谏,太宗听说后赞扬他,赐给他黄金一斤,布帛五百匹。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太宗听说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多次劝谏太子,就提拔他做了银青光禄大夫,兼管左庶子的事情。太子曾在宫中击鼓,张玄素叩门恳切地劝阻他,太子拿出他的鼓,当着张玄素的面把鼓毁坏了。太子很长时间不出来接见东宫的官属,张玄素劝谏说:“朝廷选拔优秀贤能的人来辅助殿下,如今您动辄数月不见宫中臣属,这将如何使他们对殿下有益处呢?”太子不听劝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初九日),魏王李泰献上《括地志》一书。李泰勤勉好学,广泛延请当时天下的俊才之士。唐太宗又让李泰迁到武德殿居住。魏征上疏,认为:“陛下宠爱魏王,常常想让他更加安全,就应当时时抑制他骄傲奢侈的习气,使他不处于嫌疑的位置。如今让他移居武德殿,这殿在东宫西边,海陵王当年曾居住在这里,当时的人就认为那样做不妥当,现在虽然时间不同事情也不一样了,但是也担心魏王的心思不会安稳。”太宗说:“差一点又造成失误。”即刻让李泰回到原来的府第居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秋八月丁酉(十四日),唐太宗说:“当今国家什么事最为急迫?”谏议大夫褚遂良说:“如今四方安定无事,只有确定太子、诸王名分最为紧要。”太宗说:“这话说对了。”当时魏王李泰受到太宗的宠爱,群臣每天都有怀疑的议论,太宗听说后十分厌恶,对身边的大臣说:“当今群臣中,忠心耿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征,我派他做太子的师傅,以此来杜绝天下人的猜疑。”九月丁巳(初四日),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魏征有病稍有痊愈,就到朝堂上表推辞,太宗亲笔写了诏书,告谕魏征:“周幽王、晋献公,废嫡子而立庶子,造成国家危亡。汉高祖差一点废掉太子,幸赖商山四皓的辅翼才得以安稳。我现在信赖你派你去辅佐太子,也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你有病在身,可以躺在床上辅佐太子。”魏征于是接受了诏书。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春正月丙寅(十五日),太宗对群臣说:“听说外面士大夫们传言太子有脚病,魏王李泰聪颖有悟性,常随从我游玩,突然就生出了猜测议论,一些别有企图的人,也有附会其说的。太子虽然脚有毛病,但并不妨碍行走。况且按照《礼记》,嫡长子死,应立嫡长孙。太子的儿子已经五岁了,我终究不会以庶子来代替嫡子,开启非分夺取皇位的先河。”
原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太宗即皇帝位。冬十月癸亥,立皇子中山王承亁为太子,生八年矣。太宗贞观七年。帝谓左庶子于志宁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及居大位,区处世务,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耳目所未涉,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太子好嬉戏,志宁数直谏,上闻而嘉之,赐金一斤,帛五百匹。十四年。上闻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数谏争,擢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左庶子。太子尝于禁中击鼓,玄素叩合切谏,太子出其鼓,对玄素毁之。太子久不出见官属,玄素谏曰:“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禆益万一。”太子不听。十六年春正月乙丑,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广延时俊。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征上疏,以为:“陛下爱魏王,常欲使之安全,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令移居此殿乃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尝居之时人不以为可虽时异事异然亦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上曰:“几致此误。”遮遣泰归第、秋八月丁酉,上曰:“当今国家何事为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今四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时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上闻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逾魏征,我遣傳太子,用绝天下之疑。”九月丁巳,以魏征为太子太师。征疾小愈,谐朝堂表辞,上手诏谕以:“周幽、普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征乃受诏。十七年春正月丙寅,上谓群臣曰:“闻外间士民以太子有足疾,魏王颖悟,多从游幸,遽生异议,徼幸之徒,已有附会者。太子虽病足,不废步履。且礼,嫡子死,立嫡孙。太子男已五岁,朕终不以孽代宗,启窥窬之源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有删改)
译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太宗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冬十月癸亥(初八日),立皇子中山王李承乾为太子,这年太子八岁。唐太宗贞观七年。太宗对左庶子于志宁说:“朕十八岁时还在民间,百姓的疾苦和情感,没有不知道的。等到居于皇帝之位,处理日常事务,仍有差错失误。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百姓的艰难困苦,听不到也看不见,能不骄傲放纵吗?你们一定要尽力谏诤于他。”太子喜欢嬉闹玩耍,于志宁多次直言劝谏,太宗听说后赞扬他,赐给他黄金一斤,布帛五百匹。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太宗听说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多次劝谏太子,就提拔他做了银青光禄大夫,兼管左庶子的事情。太子曾在宫中击鼓,张玄素叩门恳切地劝阻他,太子拿出他的鼓,当着张玄素的面把鼓毁坏了。太子很长时间不出来接见东宫的官属,张玄素劝谏说:“朝廷选拔优秀贤能的人来辅助殿下,如今您动辄数月不见宫中臣属,这将如何使他们对殿下有益处呢?”太子不听劝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初九日),魏王李泰献上《括地志》一书。李泰勤勉好学,广泛延请当时天下的俊才之士。唐太宗又让李泰迁到武德殿居住。魏征上疏,认为:“陛下宠爱魏王,常常想让他更加安全,就应当时时抑制他骄傲奢侈的习气,使他不处于嫌疑的位置。如今让他移居武德殿,这殿在东宫西边,海陵王当年曾居住在这里,当时的人就认为那样做不妥当,现在虽然时间不同事情也不一样了,但是也担心魏王的心思不会安稳。”太宗说:“差一点又造成失误。”即刻让李泰回到原来的府第居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秋八月丁酉(十四日),唐太宗说:“当今国家什么事最为急迫?”谏议大夫褚遂良说:“如今四方安定无事,只有确定太子、诸王名分最为紧要。”太宗说:“这话说对了。”当时魏王李泰受到太宗的宠爱,群臣每天都有怀疑的议论,太宗听说后十分厌恶,对身边的大臣说:“当今群臣中,忠心耿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征,我派他做太子的师傅,以此来杜绝天下人的猜疑。”九月丁巳(初四日),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魏征有病稍有痊愈,就到朝堂上表推辞,太宗亲笔写了诏书,告谕魏征:“周幽王、晋献公,废嫡子而立庶子,造成国家危亡。汉高祖差一点废掉太子,幸赖商山四皓的辅翼才得以安稳。我现在信赖你派你去辅佐太子,也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你有病在身,可以躺在床上辅佐太子。”魏征于是接受了诏书。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春正月丙寅(十五日),太宗对群臣说:“听说外面士大夫们传言太子有脚病,魏王李泰聪颖有悟性,常随从我游玩,突然就生出了猜测议论,一些别有企图的人,也有附会其说的。太子虽然脚有毛病,但并不妨碍行走。况且按照《礼记》,嫡长子死,应立嫡长孙。太子的儿子已经五岁了,我终究不会以庶子来代替嫡子,开启非分夺取皇位的先河。”
- 上一篇: 郑日奎《与邓卫玉书》原文及翻译
- 下一篇: 《谢安与人围棋》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