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园池》原文及翻译
《盐铁论·园池》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
桓宽
原文:
大夫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农官,广田牧,增苑囿。太仆、水衡、少府诸农官,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篽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
文学曰:“古者,制地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淫侈之变,无功而食俸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朝廷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假之名,而利归权贵。三辅⑤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柴,不能相赡。公田转租,桑榆菜果不植,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篽,可赋归之于民,朝廷租税而已。租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取材自西汉桓宽《盐铁论·园池》)
注释:①大夫,指御史大夫桑弘羊。后文中“文学”,指精通文献经典的人。②岁课:按年缴纳的赋税。③制地,制定田地制度。④障假:障,指筑堤蓄水。假,出租。⑤三辅:指长安京畿地区。
译文:
大夫说:“诸侯以封国为家,他们所忧在封国之内。天子以八方之极为边境,他的忧虑在国都之外。因此国土面积小的诸侯费用少,功用巨大的天子费用多。所以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委派官员统一管理山林河海,获取财利来弥补赋税的不足,朝廷组织民众修筑沟渠,设立各类农官,拓展田园牧场,增设畜养禽兽的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各位农官,他们每年征收的各种赋税收入,加上田园牧场的财利,陂池禁苑出租的租金,以及北边设置屯田官的收入,全都用来供给国家各项开支,如此尚且不够。如今文学想取消园池,这将会断了国家的财源,杜绝了财富流通,上下财路一起枯竭,国家贫困效应随之而来,即使努力减省事务,节省费用,又怎么可以呢?”
文学说:“古时候,朝廷制定田地制度,足以养活民众,民众足以供奉上司。拥有千乘兵车的诸候国,方圆百里的土地,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各自都能满足生活欲求。秦王朝吞并山东六国土地,拥有四海财富,可是秦始皇之意并不满足,这并不是因为国土狭小,费用不足,而是由于秦始皇嗜欲太多,民众不能承受他的欲求。谚语说:‘宫廷厨中有腐肉,国内路边有饥民,宫廷马厩有肥马,道旁却有饥饿人。’如今朝廷狗马的饲养,鸟兽的喂食,岂止是腐肉肥马的费用呢!无用的官吏,不急需的工程,荒淫奢侈之风变化多端,没有功劳却从朝廷领取俸禄的人太多,因此朝廷财用不足,底层民众生活困乏。现在朝廷不减除造成财政不足的本源,却想从园池末节上求得富足,设置机构兴利,开辟牧场养畜,与百姓争夺饲养草料,与商人争夺利润,这不是用来宣传君主恩德、辅助国家的正确之道啊!男耕女织,自古是天下的大业。因此古代划定区域让民众居住,制定田亩制度让民众耕种。所以产业上没有不曾耕种的土地,国家没有不务正业的民众。现在朝廷广泛开辟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塞、出租的名义,而利益却归于权贵私人家族。长安京畿地区靠近华山、黄河,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四方人众集中到京师,粮食柴火,不能满足。朝廷将公田转租,桑树、榆树、蔬菜、水果不能得到充分种植,地力没有得到充分使用。我认为朝廷这些政策错了。先朝皇帝所开辟的苑囿、池陂,可以将它们归还给民众,朝廷只需征收租税而已。转租公田,与征收赋税,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这样做,那么匹夫的气力,都会全部用在田地之上,匹妇的气力,就会全部用在纺织之上。田野得到开辟,丝麻得到纺织,那么国家和民众都会丰饶,哪里会有财用困乏的现象呢?”
原文:
大夫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农官,广田牧,增苑囿。太仆、水衡、少府诸农官,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篽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
文学曰:“古者,制地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淫侈之变,无功而食俸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朝廷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假之名,而利归权贵。三辅⑤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柴,不能相赡。公田转租,桑榆菜果不植,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篽,可赋归之于民,朝廷租税而已。租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取材自西汉桓宽《盐铁论·园池》)
注释:①大夫,指御史大夫桑弘羊。后文中“文学”,指精通文献经典的人。②岁课:按年缴纳的赋税。③制地,制定田地制度。④障假:障,指筑堤蓄水。假,出租。⑤三辅:指长安京畿地区。
译文:
大夫说:“诸侯以封国为家,他们所忧在封国之内。天子以八方之极为边境,他的忧虑在国都之外。因此国土面积小的诸侯费用少,功用巨大的天子费用多。所以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委派官员统一管理山林河海,获取财利来弥补赋税的不足,朝廷组织民众修筑沟渠,设立各类农官,拓展田园牧场,增设畜养禽兽的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各位农官,他们每年征收的各种赋税收入,加上田园牧场的财利,陂池禁苑出租的租金,以及北边设置屯田官的收入,全都用来供给国家各项开支,如此尚且不够。如今文学想取消园池,这将会断了国家的财源,杜绝了财富流通,上下财路一起枯竭,国家贫困效应随之而来,即使努力减省事务,节省费用,又怎么可以呢?”
文学说:“古时候,朝廷制定田地制度,足以养活民众,民众足以供奉上司。拥有千乘兵车的诸候国,方圆百里的土地,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各自都能满足生活欲求。秦王朝吞并山东六国土地,拥有四海财富,可是秦始皇之意并不满足,这并不是因为国土狭小,费用不足,而是由于秦始皇嗜欲太多,民众不能承受他的欲求。谚语说:‘宫廷厨中有腐肉,国内路边有饥民,宫廷马厩有肥马,道旁却有饥饿人。’如今朝廷狗马的饲养,鸟兽的喂食,岂止是腐肉肥马的费用呢!无用的官吏,不急需的工程,荒淫奢侈之风变化多端,没有功劳却从朝廷领取俸禄的人太多,因此朝廷财用不足,底层民众生活困乏。现在朝廷不减除造成财政不足的本源,却想从园池末节上求得富足,设置机构兴利,开辟牧场养畜,与百姓争夺饲养草料,与商人争夺利润,这不是用来宣传君主恩德、辅助国家的正确之道啊!男耕女织,自古是天下的大业。因此古代划定区域让民众居住,制定田亩制度让民众耕种。所以产业上没有不曾耕种的土地,国家没有不务正业的民众。现在朝廷广泛开辟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塞、出租的名义,而利益却归于权贵私人家族。长安京畿地区靠近华山、黄河,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四方人众集中到京师,粮食柴火,不能满足。朝廷将公田转租,桑树、榆树、蔬菜、水果不能得到充分种植,地力没有得到充分使用。我认为朝廷这些政策错了。先朝皇帝所开辟的苑囿、池陂,可以将它们归还给民众,朝廷只需征收租税而已。转租公田,与征收赋税,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这样做,那么匹夫的气力,都会全部用在田地之上,匹妇的气力,就会全部用在纺织之上。田野得到开辟,丝麻得到纺织,那么国家和民众都会丰饶,哪里会有财用困乏的现象呢?”
- 上一篇: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原文及翻译
- 下一篇: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