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论去四镇兵疏》原文及翻译

2022-06-06 12:00:50文言文
《论去四镇兵疏》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在线

《论去四镇兵疏》原文及翻译

郭震
原文
    臣闻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国家奄有天下,园囿八荒,而万机百揆之中,最难消息者,唯吐蕃与默啜耳。今吐蕃请和,默啜①受命,是将大利于中国。若图之不审,则害亦随之;如防害有方,则利亦随之。
    今钦陵②所论,唯分裂十姓地界,抽去四镇兵防,此是钦陵切论者。若以为可允,则当分明断决之;若以为不可允,则当设策以羁縻之。终不可直拒绝以阻其意,使兴边患也。
    臣窃料此事,关陇动静之机,岂可轻举措哉?使彼和望未绝,则其恶意亦不得顿生。请借人事为比:设如人家遭盗,一则攻其内室,一则寇其外落,主人必不先于外寇而忧在内室矣。何则?以内患近而外患远也。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也;内患者,甘、凉、瓜、肃是也。关陇之人,久事屯戍,向三十年,力用竭矣。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不知朝廷以为何如。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
    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臣愚驽,罔识厥策。必以四镇殷重,事不可依,何不言事以答之?如钦陵云,四镇诸部与蕃界接,惧汉密近兰鄯,此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家之所要者。今宜报钦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尾,分蕃国之力,使不得并兵东侵。今若顿委之于蕃,恐蕃力强,易为东扰。必实无东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钦陵口而和事未全绝。如后小有乖,则曲在彼。兼西边诸国,款附岁久,论其情义,岂与.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迳有分裂,亦恐伤诸国之意,非制驭之算.。待筹损益,知其利便,续以有报。如此,则亦和未为绝,更使彼蕃悬情上国,是亦诱人之方。伏愿省择,使无遗算,以惠百姓也。
(【唐】郭震《论去四镇③兵疏》)
译文
    微臣听说利有时会生出害,害也可以生出利。朝廷占有了全天下,把八方作为自己皇家园林,而各种大大小小的国家政务中,最难处理的,只有吐蕃和突厥默啜罢了。现在吐蕃请求议和,默啜可汗遣使请降,接受我朝册封,这将对我们大大有利。但如果谋划不够慎重,那么弊害也将随之而来;如果防范有方,那么好处也会随之而来。
    现在钦陵所谈论的,就是想从我朝割走突厥十姓地界,让我朝撤走四镇防守的军队,这是钦陵最迫切讨论的问题。如果认为可以应允,就应当明确决断答复他;如果认为不能应允,就应当想办法笼络牵制他。终归不能直接拒绝阻断他和谈的想法,让他有理由兴起边患。
    微臣私下里揣度这件事,关陇的一举一动十分重要,怎么可以轻率地拿出举措呢?假使他和谈的愿望还未断绝,那么他的恶意也不能马上产生。请允许我假借人之常情做比方:假设有人家遭遇了强盗,一部分盗贼攻击内室,一部分侵犯他家外面的院落,主人一定不会首先担心外面的强盗,而是首先担心内室。为什么呢?因为内患在近处而外患相对较远。现在朝廷的外患,是十姓四镇这样的地方;内患,是甘、凉、瓜、肃这些地方。关陇一带的人们,长时间从事屯田戍守的差使,近三十年来,力气已经用尽了。倘若甘州、凉州有出乎意料的事发生,怎么能承受大面积的征调呢?微臣实在担心这件事啊。不知道朝廷认为怎么样。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应该首先料理内患来抵挡外敌,不应该贪求首先平息外患来伤害内部。
    现在朝中议事的官员,舍弃甘、凉、瓜、肃这些近在眼前的忧患不去忧虑,却贪求处置比较遥远的忧患。微臣愚笨驽钝,不理解他们的策略。如果朝廷认为四镇非常重要,他们提出的要求不能依从,何不分析一下情况来答复他。比如钦陵说,四镇诸部与吐蕃接壤,担心汉密靠近兰鄯,这是汉密的大患,确实在这些地方,这也是国家最看重的。现在应该回复钦陵说:国家不是舍不得这四镇,本来设置四镇是用来扼住吐蕃的尾巴,分散吐蕃的兵力,让他不能合兵东侵。现在如果马上把四镇交给吐蕃,恐怕吐蕃国力增强,容易向东侵扰。如果确实没有东侵的想法,就应该归还我们吐浑诸部和青海故地。到那时,即便是俟斤部落也应当交给吐蕃。像这样的话,足以堵住钦陵的嘴,并且和谈之事没有全部断绝。如果以后略有违背,那么理亏的一方是他们。加上西域诸国,诚心归附已多年,若论情义,怎么能跟吐蕃同日而语呢?现在不知利害不明,没有详查事情的确切情况,一旦直接割弃四镇,也恐怕会伤害西边诸国的感情,这绝非控制驾驭的策略。等到考虑过损失收益,掌握了便利条件,再进一步回复他。这样的话,那么不仅和议不断,还可以让吐蕃感念我朝,这也是吸引人的办法。惟愿我皇审慎选择,使算无遗策,来让我朝百姓享受您的恩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