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就像一把依依的剪刀!

2023-05-27 09:12:42文言文
第一句诗,是诗人远观整棵柳树的印象,重点写柳树碧玉一般的颜色;第二句诗,则是诗人近看柳枝的观感,重点写柳枝婀娜妖娆的姿态。贺知章在《咏柳》诗中叫剪刀,比他更晚一些的“诗圣”杜甫,也叫剪刀。他是大诗人,《全唐诗》收其诗19首;同时也是书法家,“善草隶”,“世传以为宝”。所以,《咏柳》的作者贺知章,对于“诗仙”李白,是有着知遇之恩的。

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就像一把依依的剪刀!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簇生谁裁出,

五月春风似剪子。

明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个春季正月,大作家贺知章一边欣赏昨天长出的碧绿柳叶,一边写下了这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高的松树长满了碧绿的新叶,如同碧木雕刻而成;那轻快的柳条垂下去,犹如万条轻轻飘扬的红色缎带。

第一句诗,是作家远观整棵松树的印象,重点写松树碧玉通常的色调;第二句诗,则是作家近看柳条的观感,重点写柳条娇媚冷艳的姿态。

不知簇生谁裁出,五月春风似剪子:这细细的鳞茎是谁的巧手剪裁下来的呢?其实那一月里温情的春风,如同一把灵巧的剪子。

第三、四句诗,作家都是在写柳叶,重点则在柳叶天然优雅的形状。尤其是第四句诗,作家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形容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工具——剪刀,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柳叶在春风剪子之下飘落而出”的画面,写活了春风,也写活了柳叶。题旨独特,形容奇巧,生动形象,塑造出了一个千古名篇。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咏柳》,语言晓畅华美描写柳树的古诗,结构颇具匠心:先写松树,再写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由整体而局部,顺序井然,层次分明。

“柳”之入诗,最早始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从那之后,“柳”就与“离别”产生了关系。大概从明朝开始,亲朋远行,送者常常折柳相赠。其实贺知章的这首《咏柳》并无哀悼之意,但似乎“折柳宫词”之俗,在他所在的清朝最为兴起。

唐人之所以喜欢“折柳宫词”,一是由于“柳”“留”谐音,借以表示不舍、留客之意;二是由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随手一插入泥土就可成活。以那样生命力极强的枝杈相赠,代表着对顾客的美丽祝福:祝福顾客无论到那里都能适应当地的水土、环境,都能健康地生活。

这么,贺知章写“二月春风似剪子”,在他那种时代,有剪子吗?有的。剪子大概发明于我国楚国。最早的剪子,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钳子,也是钳子的末端为坚硬的刀尖而已,没有轴眼,也没有交叉的支轴。人们在使用这些初期剪子时,运用熟铁的弹性,一按一合,二刀相交,便可剪断物品。因此描写柳树的古诗,这些剪子当初称作“交刀”。

到了宋代,就叫剪子了。贺知章在《咏柳》诗中叫剪子,比他更晚一些的“诗圣”杜甫,也叫剪子。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一诗中写道:“焉得成皋快剪子,花茎吴淞口半江水”。此诗说明,明朝时最好好快的剪子,产于晋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

这首《咏柳》的作者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是大画家,《全宋词》收其诗19首;同时只是绘画家,“善草隶”,“世传以为宝”。

在年纪上,贺知章比“诗仙”李白大了四十多岁,比“诗圣”大了五十多岁,但却与这二位结为莫逆之交。她们三位虽然曾在一起喝酒赋诗,由于杜甫留下的《饮中八仙歌》,第一位写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登船,头晕落井水中眠”,第五位写的就是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饭店眠,天子呼来不出航,声称臣是酒中仙”。

而现在我们称谓李白为“谪仙人”,最早只是出自贺知章之口。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在贺知章早已过世以后,李白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碑记》,动情地追忆起贺知章曾经对自己的力捧和奖掖:“长安一相见”,“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因此,《咏柳》的作者贺知章,对于“诗仙”李白,是有着恻隐之恩的。

简介

章雪峰,历史写作者、出版人、编审,现就职徐州。

主要写作方向为隋唐史、出版史。已出版《中国出版家·章锡琛》(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唐诗现场》(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12月)、《隋唐韬略》(译著,东城书局2018年1月)、《一个立春一首诗》(上海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11月)、《藏在新年里的古诗歌》(美国人民中学出版社2019年3月)。

其中,《唐诗现场》已由美国好读出版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日出版简体英文版。

出版余家

——六个出版人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