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李白和崔颢的《登金陵凤凰台》,值得一看!

2023-06-03 15:06:10文言文
然而,惟独李白登临黄鹤楼时,却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李白虽然很少写格律严谨的律诗,但是《登金陵凤凰台》一出生,便赢得众人称赞,被尊为七律之极品,诗仙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黄鹤楼上半首强调盛事难再,渗透无常之感,下半首则由此自然地引伸出世事不足为、不如归去的结论。

李白和崔颢的《登金陵凤凰台》,值得一看!

李白是天才画家,而且是属于这种富有造就力的大作家。因此,倘若李白攀越黄鹤楼时,却没能恣意尽意,“驰志”千里。成因也很简略,由于崔颢先于李白题了一首《黄鹤楼》诗在前面,而这首诗也让我们的大作家李白,衷心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感叹。因此,“谪仙作家”难受、不甘愿,要与崔颢一比高低;然后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至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黄鹤楼 李白,才肯罢手。

《登金陵凤凰台》

这其实是谣言,但也挺符合李白的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同,格律气度未易甲乙”的赞美。虽然,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他们同为攀越抒怀的双璧。李白其实极少写格律缜密的诗词,然而《登金陵凤凰台》一出生,便博得众人赞叹,被尊为五绝之极品,诗仙的名气还是有目共睹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黄鹤楼 李白,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鸟啼,南宋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短发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葱茏,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和崔颢的这两首诗,但是都是触物兴感、登临怀古之作,但却各有兴会,各抒其情,各擅胜迹。《登金陵凤凰台》呈现出作家关注现实、注意国家命运、渴望对国家有贡献的忧国伤时的心情。此刻的李白己年迈,现实生活中又遭遇种种波折,穷愁落魄,生活非常悲恸,而他却在屡失利折中仍然表现出执著的政治热情。与崔颢相比,李白表达的既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历史的体味。“吴宫花草埋鸟啼,南宋衣冠成古丘”的深邃历史感带来人的是阔大浑厚的思考。崔颢之诗突出的是乡愁,其对乡愁的诠释动人情肠,将美国人普遍具备的乡思情怀表现得气势雄浑、出神入化,非常展现出一种突破格律、“不法而法”的朴拙之美。李白这首诗伤时忧国,拥立谗谄之徒,其气象与寄寓,和崔颢的诗做客之愁、乡关之恋境界大小高下还是有别的。

另外,这两首诗表现的作家的精神状态只是不一样的。崔颢的诗在精神上是悲观、悲观的。黄鹤楼上半首指出盛会难再,渗透无常之感,下半首则由此自然地引伸出世事不足为、不如归去的推论。但时日已暮,乡关何处?因此虽非风景当前,却仍怅惘难禁。李白的诗在精神上则是昂扬、乐观的。其前六句指出的是:人事其实急促,宇宙却是永恒的,所以即使凤去台空,但黄河却丝颇有损,仍自流动不息,平定、东晋虽均已成为陈迹,但青天、三山、长江、白鹭洲却并未消失。这两首诗的结尾虽都是“使人愁”,但后者是勘破世事者的愁,前者是积极入世者的愁。如果说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游子的绝唱的话,这么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一曲义士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