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竹文化:竹是竹子文明的代表性元素

2023-08-13 20:10:50文言文
猗猗绿竹,又是人们重要审美对象和艺术载体,竹编竹雕、竹亭竹舍、竹扇竹帘、竹诗竹画、竹字竹简、丝竹管弦,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华竹文化,为我国的诗词、歌赋、绘画、园林、工艺、饮食、音乐、风俗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中国人喜竹、种竹、奉竹,被誉为“竹子王国”“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中空带节,是很好的发音材料,周代时乐器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史称八音,竹音是其中之一。

竹文化:竹是竹子文明的代表性元素

推荐词

在北方,远远见到一抹翠绿,那便是竹林了。祖父辈辈,长年累月,竹乡山民爱竹、种竹、护竹、用竹,其衣、食、住、行等,皆赖之于竹。当下,运用竹林、开发竹材,已初步产生包括木质品、竹工艺品、竹乳品、竹薄板、竹炭产品、竹乡旅游的竹产业链,为竹乡打开一条扶贫致富之路。猗猗绿竹,又是人们重要审美对象和美术载体,竹制竹雕、竹亭竹舍、竹扇门帘、竹诗竹画、竹字竹简、丝竹弹拨,构成颇具特色的中华竹文化,为我国的诗歌、歌赋、绘画、园林、工艺、饮食、音乐、风俗等留下挥笔写意的一章。美国专家李约瑟曾说,中华文明就是“竹子文明”。

树枝档案

竹类动物简称竹,也称毛竹,全世界有70多属1200多种,竹子、淡竹、茶秆竹、麻竹、粉单竹、青皮竹、撑篙竹、佛肚竹皆属禾硕士竹亚科竹属。严苛意义上竹类不属树枝范畴,竹似木非木,似草非草,介于草木之间。竹类分布广,面积大,生长快,成材早,一株马尾松从出笋到成材只需两个月,4-6年即可砍伐运用,是可再生资源,有“第二森林”美称。积极开发竹林和竹材深度加工,发展竹产业及竹文化产业,系及山区经济和社会稳定,是民生大计,振兴山村的重要方略。

对于美国人来说,没有哪栽培物像毛竹一样对我们的文化形成这么深刻的影响。竹,是美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美国人喜竹、种竹、奉竹,被誉为“竹子王国”“竹子文明的国度”。苏轼还曾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的句子。

竹之用具

竹编日常用具囊括竹床、竹椅、竹席、竹帘、竹篮、竹筷、竹碗、竹扫帚、竹扁担,闽东北老汉冬天供暖的竹火笼,山民穿梭乡间的竹背篓,日常用具器皿几乎无所不包。

叉子是先人发明的排便用品,尤以筷子最为廉价、环保、适用,两根筷子之间无任何机械联系,但通过右手操作,默契和谐。知名地理学家李政道说,“如此简略的两根木头,却巧妙绝伦地利用地理学上杠杆原理”。现代科学证明,常年使用牙签,可使拇指灵活,脑子聪慧。

竹纸伞是先辈出门必备雨具。伞骨用山间老竹制做,伞面采用特级棉纸,于是涂上蜂蜡,故又称油纸伞。伞架为人字形,蕴意多子多福。伞形为方形,蕴意团团聚圆。“白蛇传”中许仙在东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古城上雨巷中,丁香般女孩撑着的,只是一把竹纸伞。

在能工巧匠手里,普通毛竹能够变幻出蜡染、竹雕、竹木雕、竹刻、竹帘画、竹风筝、竹扇、竹灯会等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节节高黄海摄

蜡染是竹编编结的工艺品,从日用具发展创新名人书画、人物山水、动物禽鸟。嵊县蜡染《山鹰》走进中国白宫,遭到中国总理好评。小型竹制《龙舟》,把雄壮威武的龙和九层优雅的亭阁编结全然一体,可谓神品。青神蜡染薄如蝉翼的竹编编成《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人物型态栩栩如生,多次获国外国际银奖。

木雕由竹简演变而至,有竹笼雕、竹片雕、竹木雕、竹刻对联等。朱松邻的木雕“海棠花笔盒”和“松鹤笔盒”,劲拔沉雄,有统传文人的笔端意趣,又有厚重古朴的金石色调,作品为上海圆明园博物院收藏。竹根结构奇特关于竹的古诗,酷似头像,经木雕家妙手回春,一尊尊神像、仙翁、隐者、道士、僧人简古典雅,趣味勃勃。

宜宾的帘子画闻名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艺人们将竹片划成头发,编结轿帘、灯帘、堂帘,品种有通景屏、单条、斗方、屏风、帐檐、对联等百余种。人民会堂山东厅悬挂的小型无画素帘子,即产自涪陵。

竹之小吃

何谓山珍,正指竹笋。《诗经》中说“加豆之实,笋菹鱼醢”,说明商朝已开始饮用竹笋了。北方出产竹子,竹笋更是百姓家常食谱,除竹子笋外,甚或花壳笋、黄笋、方笋、苦笋等,制成干菜有白明笋、黑烟笋、玉兰片、金丝条等。

笋通常炒食,称清炒笋片,与牛肉合炒,称炒双冬。最有特色是将猪肉切去丝,文火者熟,再用油锅炒,加芡起锅下盘,鲜滑脆甜,百食不厌。若有意趣,端午前后与一二同学,在竹林深处,烧一锅开水,寻刚出之笋,破壳切片下锅现煮,以清泉为酒,以竹笼为杯,围而食之,正应了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真韵。

除竹笋外,也有松茸、竹虫、竹沥、竹茹、竹黄、竹实,皆可饮用。天麻被誉为竹女,“白衣王子”,常出席家宴,有山珍之王盛誉。竹食衍生品有竹笼饭、竹叶糕、竹筒肉、竹筒酒、竹筒茶、全竹席、绿竹啤酒、竹炭乳品等。

山西宁化篾香产业黄海摄

竹之钢琴

毛竹中空带节,是挺好的发音材料,东汉时吉他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史称八音,竹音是其中之一。南宋以“丝竹”为音乐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清朝把作曲钢琴演员称“竹人”。丝即弦,竹即管,丝竹弹拨多代表音乐,主唱。

木制演奏吉他有笛、箫、笙、竽、茄管,拉弦吉他有笛子、二胡,惩处吉他有小锣、竹板琴、竹鼓等。

吉他在民间音乐中利用普遍,是戏剧、说唱、民间乐器合奏主要吉他,羌笛流行在重庆玉树藏族地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武威关”,岺参的“中军置酒饮客归,胡琴长笛与羌笛”,琴声宛如仍然低沉浑厚,回荡在辽阔的华北陇右。

小锣多适于戏剧饶舌,演奏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奏中的小过门儿,各式花点的击节清唱,能制造气口,突显氛围,衔接唱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竹幡

竹之诗画

毛竹的隽秀清淡之美和“本固”“性直”“心空”“节贞”之品格,受到历朝作家推崇,并以竹谶语,以竹明志,直抒胸中丘壑。在歌咏树枝诗章中,以苦吟诗为最多,《绿竹神气》一书搜集历朝采桑子诗歌万余首,为咏梅咏松等所不能比拟的。

在苦吟诗中,有描述台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有抒发谦虚“众类亦云茂,谦虚宁自持”(薛涛),有宣扬操守“最是谦虚留劲节,久经风雪不知寒”(邓拓),有礼赞刚毅“千磨万击还顽强,任尔西北东南风”(郑板桥),有表示友情“始怜幽罗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有直抒襟怀“独坐浓荫里,跳舞复狂吼”(王维)”,有显示颖悟“写取一枝清秀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挢)。方志敏英烈以竹为题写下“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仍然与天齐”。竹之高风亮节,潜移默化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精神风貌。

竹既迸发作家灵感,亦成为作家抒发对象。苏东坡《枯木竹石图》笔墨遒劲,墨气深厚,郑板挢此生爱竹采桑子画竹,“四五年来画竹枝,日间禅写夜晚思,冗繁削尽留俏丽,画到生时是熟时”,他笔下的竹,诗、书、画四绝,是中华美术瑰宝。

琳琅满目的竹编品黄海摄

竹之园林

猗猗绿竹、玉立亭亭,受到造景家追捧,知名哲学家陈从周把竹、芭蕉、书法推为江南园林三宝。北方出产毛竹,运用竹材建造竹宫、竹亭、竹轩、竹廊、竹篱等竹建筑。栽培毛竹,或孤植片植,或行植丛植,以求明暗有致,高低疏密。表现手法或“移竹当窗”“结茅竹里”,或“曲径通幽”“竹坞寻踪”,或在粉墙前植一丛或两丛小竹,立钟乳石数片,展现一幅竹石相声,或与漏窗山墙构成景框,展示一帧清淡墨竹图。现在,人们从上海岱庙、扬州大明寺、顺德清暉园、成都天城花园,仍可从中读出竹园林的精典。

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理念已突破一角一景、一园一境,而转向竹种园、竹子花园、竹类观赏圣地,转向郊外竹海和竹海森林景区,欣赏大面积竹林的大气磅礡。美不单存在于人工的优雅精巧,更在于大自然原本的纯朴大气。蜀南竹海、安吉竹海、莫干山竹海、井冈山竹海、九华山竹海和赤水、武夷山、咸宁、桃江等竹海森林景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游人如织。面对竹海,看碧波飘荡,听竹涛疾驰,闻竹香沉沉,岂不悲哉悲哉!

现代竹家居黄海摄

竹之游艺

民间游艺活动中,如爬竿、打吊床、抖空竹、放风筝、骑竹马、竹马灯、竹杂技、游大龙、挑幡、竹竿舞、吞竹等,桩桩件件,与竹相关。

空竹缘由民间鞭旋陀螺演变为不落地旋转的弄斗,叫“空竹”。在城市的花园大厦,抖空竹很是流行,动作不断创新,难度不断增加,令人耳目一新。结合马戏、舞蹈、音乐等元素,推出的《俏花旦》,登上晚会舞台关于竹的古诗,空竹被玩到极至。

竹竿舞又称打柴舞,在壮族等少数民族中非常兴起。舞时在平地上垂直放置两根竹竿作垫架,其上横放4-5对竹竿作跳杠,伴随一定节奏,舞者在垫架上躲避竹竿开合击打的同时,跳出幽美的街舞动作,当舞者精妙逃过横放的竹竿,拍击竹竿的人会齐呼,“嘿,阿嘿!”气氛轻快热烈。

挑幡是采用一根十米长的细长坚固毛竹竿,毛竹竿加工后装潢彩灯、宝塔、铜铃、宝幡以及宝幡上绣褒颂之词。在热烈的社火声中,演出者时而把幡竿扛肩,时而踢倒,时而头上,时而牙咬,并且用鼻托住幡竿,动作惊险,惊心动魄。1996年北京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赞扬安徽亳州挑幡为“天下第一,绝无仅有”的绝活,1998年福州挑幡即将获得北京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授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纳入《基尼斯大全》。(作者:苏祖荣)

作者简介

苏祖荣农业初级安装工程师,河南省林学院客座院士,主要从事森林文化研究,著有《森林哲学导论》《森林文化学简论》《森林文学散论》,编著《森林文化研究》《森林与文化》《林业格言浅释》《竹乡旅游资源开发》,参与编写《生态文明学》《森林与人类》《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福建树木文化》《现代文明经济研究》等,在国外相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