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中有哪些写苔的诗应怜
一.诗词中有什么写苔的诗
应怜屐齿印衰草,小扣柴扉久不开——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卉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王维《鹿柴》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钓鱼》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柳絮轻——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兴逐秋怨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宋·程颢《郊行留别》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唐·韩愈《题张十一旅馆三咏榴花/题榴花》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衰草没——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怅惘月中愁——唐·李商隐《端居》
愿教仙尊常为主,莫遣纷纷步摇苔——宋·朱淑真《落花》
苔衣上闲阶,蛐蛐催寒砧——唐·顾况《游子吟》
二.《苔》袁枚诗词诗意
1、译文
夏天温煦的阳光照不到的阴湿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然长出暖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仍然像那优雅的牡丹一样热烈盛开。
2、原文
民国·袁枚《苔》
白日不四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扩充资料
赏析:
苔藓自是低级动物,多寄生于阴郁阴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由于环境恶劣而失去生发的勇气,作家能看见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这首诗歌含义实在丰富,就如从一粒沙照见大千世界。无名的花,渐次地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采。即使这样,它一直这么执着的开放苔古诗,认真地把自己最美的顿时,毫无保留地盛开给了这个世界。
三.袁枚的诗《苔》诗意是哪些
:
苔
袁枚
白日不四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
夏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阴湿处,生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长,虽然那如米粒通常微小的苔花,一点也不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仍然象那美丽优雅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
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苔似乎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又这么渺小.到了夏天,它一样拥有红色,拥有生命.花开微小似米,但却一定要象牡丹一样恣意绽放.由于在苔的心里,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大地也同样头上宽广的天空.无名的花,渐次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采。即使这样,它一直这么执着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顿时,毫无保留地盛开给了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佳境。
: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杭州富阳)人,因居上海小台江随园,世称随园先生,自号台江叟、随园奶奶等。乾隆四年(1739)举人,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后外放于广东海门、江宁等地任县丞。乾隆十五年(1748)出仕,结束仕宦生涯,归隐随园。他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情调说和肌理说相媲美,影响甚大,产生了性灵派。
四.袁枚的《苔》这整首首诗词的翻译
苔[作者]:袁枚[年代]:清白日不四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级动物,多寄生于阴郁阴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由于环境恶劣而失去生发的勇气,作家能看见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白日不四处」,是这么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但是苔藓却长出暖意来,凸显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至?「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下来的!它就是凭借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迸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其实,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莫非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才能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坦率,也是骄傲!对的,苔花这么细小低贱,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但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精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力——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从以上所述,可知这首诗歌含义实在丰富,就如从一粒沙照见大千世界。
袁枚还另有一首咏苔七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青苔从来没有见识过斜阳之美,作家是为之可惜还是万幸呢?又或则,如夏虫之不可语冰,青苔是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鲜艳是如何回事!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
人生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无名的花,渐次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采。
即使这样,它一直这么执着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顿时,毫无保留地盛开给了这个世界。无名花不会由于他人在乎与否,就不敢剥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由于历程的艰辛,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走入飘萍的流浪。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牡丹有牡丹的热闹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们其实不晓得将来的结局会如何,但仍要如这花儿一样,尽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释放下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只是一朵微小的苔花,却也要象牡丹那样,开的阳光灿烂,开的芳香怡人!花朵虽香,汇聚的是众人的泪水,我不敢独享,更不敢窃自欣慰,我晓得后面的路还很长。
五.翻译袁枚的诗《苔》: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意思是:花草各自有不同的思绪情结,随他是爱暖或是寒凉,如同青苔问红叶,究竟哪些是晚霞一样。
这是唐代作家袁枚写的第二首描写苔藓的诗。
“各有心情在”明确抒发了作家的抒发意图:苔藓由于生长在阴湿阴郁处,几乎看不到阳光,但也有自己活法,有自己的喜好,阳光对于它来说未必是追求的,而只是一份好奇而已。
首句心情当成兴致、情趣解,次句渠字同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渠即它,红叶当是枫叶。在拟人化的问答中,读者透见的是作家对世事苍凉的慨叹。
扩充资料:
宋代袁牧的《苔》其二,因为阳光的青睐,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苔古诗,也因而青苔和红叶各有自己不同的心情。青苔问红叶,到底哪些是“斜阳”啊?——这基本是对于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质疑了。诗中青苔那小声而又执著憧憬的神情,抒发出作家对于苔花自强不息的赞扬。
在哪个极权的封建时代,袁枚笔下的青苔也有对于阳光的期盼,也有向红叶寻问阳光的勇气,它越是执著、越是努力地盛开自己,实际上就越略带周围环境的罪恶。
袁枚对于这个自强不息的小小生命的敬爱,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于环境不公的抗议,这些观念其实是从道教众生平等的理念里演变下来的,也可能形成于迷蒙的人权意识。他对于不能否得到阳光照亮,但却旋即执著生长的青苔的怜悯与怜悯,恰恰是他美好人性最好的展示。
以上相关“古诗中有什么写苔的诗”诗文内容,关注学习查询网,带你见识更多诗歌化。
- 上一篇: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名句,你知道几个?!!
- 下一篇: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老杜”,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