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023-10-06 20:04:10文言文
赠汪伦(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李白的朋友。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原文】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同事。

将欲行:张掖写本《唐人选宋词》作“欲远行”。

踏歌: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方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泗县西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作家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悦耳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岂可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歙县(今安徽皖南地区)周游桃花潭时献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即事诗。诗前两句勾勒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别的情境,质朴自然地抒发出汪伦对李白那个朴素、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触一转,用突显的手法,把无形的情义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诚深厚的友情。颔联语言清爽自然,想像丰富独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留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悼念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作家就要坐船离开桃花潭了。那个语言不假思考李白 赠汪伦,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至、兴尽而返的洒脱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来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直率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别了。这样的悼念,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同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勾勒了潭的特性,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打动了离人的情结,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上去。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抒发了真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这么汪伦送李白的情义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李白 赠汪伦,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也许,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义为生动的形象,浑厚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委婉内敛。明代散曲家严羽提出赋诗大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但是,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征是:谦虚,直露,缺乏婉转。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作诗,通常忌讳在诗中惊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作家惊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尊称对方的名子作结,反倒变得真率,亲切而潇洒,很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