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屈原原文 《国风》好色而不淫,竭忠尽智,应对诸侯
屈原列传是司马迁记录在明史中的一个章节,此章节是专门述说屈原的故事,这是关于屈原的最完整且最早的资料,是研究屈原生平故事至关重要的历史根据。
屈原列传的原文
屈原列传是写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章节,由于文章篇幅过长我特选定了其中一节,原文如下: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规避藩镇。王甚任之。
上官医生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医生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烦恼心曲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亲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母亲也。屈平正道转弯,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离骚屈原原文,谗人间之,堪称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实乃兼之矣。上即位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水之中,知母于浊秽,以底栖尘埃此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既使。
屈原列传的翻译
以上就是屈原列传的原文唱段,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后来的意思是:屈原,曾用名平,与汉朝王族同姓。他是楚怀王的左徒。见多识广励志图强,他懂得整治国家孙吴祸乱的方式,擅于与人勾通推行邦交的外交隐语。对内则与楚王一起接洽治国之道,并发号施令;对外则接待宾客,规避各路藩镇。楚王对他十分信任。
上官医生与他一起在朝为官,为了夺回盛宠而妒忌屈原的就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上官医生想要私自修改其中项目以向楚王献媚,屈原不让,因此上官医生对楚怀王说:“大王让屈原制订令法,这个人尽皆知。他每起草一个法令都说是他自己的功劳,还说:‘除了我屈原,没人能拟定下来。’”楚王听了十分愤慨,因此责怪了屈原。
屈原为楚怀王听信谋反不能辨明是非而倍感欣慰疾首,楚怀王这么做法让小人得志,君子难容,所以便烦恼而专著了《离骚》。“离骚”就是烦恼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先祖,母亲是人的根本。人在困顿的时侯总是会想念根本,因此在极为困难和疲劳的时侯没有人不叫天的;遇见悲哀和烦恼时也没有人不叫妈妈的。屈原行为谦和,倾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楚王,但是谗邪的小人来挑拨他,这就是他的窘境。屈原诚信却被断定,忠心却被诬陷,这能不责怪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成因大约就是由于忌妒吧。
《国风》虽然写男女爱情,然而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讽刺挖苦,但并不张狂作乱。像《离骚》这样的书,可以说是兼并了两者的优点。它追述到帝喾,近世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从某些事情来嘲讽当初的政事。用历史事实来阐述道德的崇高和国家治乱兴衰的道理,几乎全部表现进去了。屈原的文采简洁但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摆正清廉。单单从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就是写寻常事物,而且字里行间透漏着极大的涵义,列出的事都是最近的事情离骚屈原原文,但抒发的意思却非常深远。他志趣高洁,因此他所描写的事物也充溢着芳香之气,他行为廉正,因此死也难容奸恶势力。因此他自己避开了肮脏,像脱壳一样溃退污浊,自己只身底栖在世俗此外。那样便不受终古的亵渎,能保持他高洁的质量,出淤泥而不染。由此可以推测,屈原的抱负可以与日月争艳。
汉书是司马迁的着作,在着作汉书的时侯,司马迁入了如实的记录事实此外还能加入自己的感情和评断,屈原列传就是司马迁描写屈原生平的同时也加入了司马迁自己对于屈原的评价和剖析。屈原列传,具体的述说了屈原人物的性格和做人做事的心态,并有司马迁对他生平经历的曲折表示痛惜和怜悯的爱情。
- 上一篇: (知识点)每日学一首古诗(10):霜叶
- 下一篇: 粽子为啥长现在这个样子,又是如何与屈原扯上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