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中国历代文人笔下的东坡文,你知道几个?

2023-06-23 09:13:36文言文
朱靖华先生在他的《苏轼论》中认为:朝云之所以每每愿给东坡唱此词,是因为朝云深深理解东坡,懂得东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不过是个墙外失意的匆匆过客罢了。可见,朝云正是苏轼的真正知音。而朝云死后,东坡终生不复听此曲,也正以人生之知音而报答之。但由于她的过早去世,未能陪伴东坡共同经历大起大落的磨难生活,故未能算得上苏轼的真正红颜知己。

中国历代文人笔下的东坡文,你知道几个?

风光迤逦的广州东湖因苏东坡的南迁而名扬天下,而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就埋葬在东湖泗洲塔旁的孤山南麓上。历朝文人骚客光临古镇佛山总喜欢到东湖朝云墓祭拜一番,所以留下了大量歌颂她的诗词。如:

试下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

宋朝皇陵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这是明代画家何绛的诗歌,好一个“嫁得文人胜帝王”,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朝云的崇拜及缅怀之情。

王朝云在广州生活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但她留给佛山后代的印象是深刻的,她那坚贞自私的美德,经常为广州人所传颂。1960年5月,知名画家巴金、老舍、曹禺、阳翰生等到广州东湖游玩,曹禺听了王朝云的故事后,曾说:“这个民间故事美极了,可以编成一个话剧。”可惜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竟然无人问津此题材。是的,虽然朝云墓历朝均有人在不声不张地重修,虽然苏轼研究已蔚然雄伟,向多视角、多层次推进,而东坡与朝云的感情问题,竟排挤一旁。

然而,无论是研究东坡其人,还是研究东坡其文,都不应当轻视他与朝云的感情问题,它是东坡生活、创作、思想、情感的重要组成部份。朝云侍东坡“二十有六年,忠敬若一”;东坡于朝云也一往情深,坚贞不渝。朝云谢世后,东坡写了大量诗词来伤悼她,想念她,抒发了“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的悼词。

为何苏轼对朝云敬慕之情非常深厚,在这些方面并且超出他前两任丈夫的婚姻呢?苏轼与朝云的感情基础是何种呢?

一、才子伊人相得益彰

东汉的乐妓除了须要姿色出色,手艺超群,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歌诗唱词,然后这些士医生县丞,不论是春风得意赏心乐事,还是远贬边郡心力疲惫,都为这种风情娇媚举止万方的乐妓所迷醉。诗歌与歌舞的美术传染,惊鸿身形行云标格的个性意识的张力释放,使士子高官和乐妓的心理距离紧靠了,他们除了成了善解人意的可人,并且给作家词客播下了情种,送来了灵感,自己也成了歌咏的对象。他们崇敬文人士子的风华才华和美术趣味,他们所唱的常常是文人所作的诗歌,而文人士子常常又是他们美术演出的欣赏者和评论者。在文人的影响下,他们增加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美术趣味,文人亦成了乐妓的师友和知音,有的乐妓并且因深受文人的品评写入诗歌而名扬天下,成为千古佳话。王朝云便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中走了进去,来到苏轼的身边。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今北京)人,她本是孤儿,被卖进青楼学习歌舞,十二岁时,被东坡收为婢女,她遭到了良好的教育、艺术的薰陶。林语堂说她:“聪明、愉快、活泼,有灵力”。其实我们目前已难以目睹那位上海美眉曾经的风采,然而当我们读了苏轼送给朝云的某些纯真、炽热的赞扬诗,从中可见一斑。

在东坡的诗歌中,常常把朝云称作超尘端庄的神女,冰清玉洁的牡丹,“玉骨”“冰姿”的梅花等,耗尽最美好最高贵的词语来歌颂朝云。如有一次,朝云向秦观乞词,秦观就写了一首《南歌子》: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

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寂寂忙。瞥然归去断人肠。

空使兰台公子、赋丰县。

在这首词里,写朝云外貌光彩照人,青春迸发,霭霭如春云,溶溶如春光,简直如垫江神女下凡。

而东坡接着也写了一首《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苍苔。

怕被杨花引诱、嫁春风。

东坡的词,写法也模仿秦观,先写朝云的样貌,云鬓黝黑,舞衣晓红。接着说朝云来自奉节十二峰,“新绿”、“晓红”、“翠筵”、“彩云”,东坡借此美好的色调绘制朝云,展现出一位绝代美人的形象。全诗先写朝云的歌舞,美好如鸾凤飞镜,轻快如春燕舞空。

这两首词都是选用李商隐的“赋丰县”手法,大量利用形容,描绘出了一位惊人美好、鸾飞燕舞的朝云。

朝云不但外形美好动人,但是粗疏聪慧伶俐,具备极高的美术天赋,擅于长笛及歌舞。据记载,有一次黄州刺史徐君猷盛情,约请苏轼携朝云抵达。晚宴上,朝云三曲《减字木兰花》,边舞边唱,高亢清亮的歌声,惟妙惟肖的身姿,端庄娴静的模样,优雅如兰的性感,堪称技压群芳、艳惊四坐,颇令东坡引以为荣。

恋爱的力量是很大的,它可以使恋人的心再次年青上去,正如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里说:“真正的感情能振奋人,唤起他心里沉睡着的力量和潜在的就能。”东坡即将纳朝云为妾的时侯,正值身贬黄州,而黄州时期正是东坡创作的高峰时期,个中的原因,和新纳朝云无不有关系。可以说美好自私、聪明伶俐、能歌善舞的朝云正以自己的爱慕之情,轻扣启东坡才情横溢而历经波折的心,给东坡送去抚慰,带给创作灵感,使东坡真正年青上去。正是才女伊人,相得益彰,这是东坡与朝云恋爱基础的第一步。

二、志趣认同相敬如宾

有人说:在幸福的感情中,每位人应当敬重对方的趣味与爱好,让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东坡与朝云正是这么,它们互相爱慕,认同对方的志趣,这是它们相敬如宾的感情的又一基础。

朝云与东坡交往,她不会设法阻拦和改变东坡的个性发展与生活情趣,相反,朝云认同东坡,并且在东坡的培养和薰陶下,逐渐走上与他志同道合的路面。似乎以朝云的哲学修养、艺术水平及感悟能力是远不能与苏轼相比,但朝云在这些方面上力求与东坡保持一致。苏轼是一代大文豪,是不可多得的天才,根据林语堂的评价,他是诗歌诗人,是新派诗人,是伟大书画家,是酿造的试验者,是安装工程师,是健身术的修练者,是宗教徒,是士医生,是皇后的秘书,是酗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庭,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惠威,是画家,是生性幽默爱开玩笑的人……

朝云非常钦佩苏轼的文才,在东坡的《殢人娇·赠朝云》词中有“明朝国庆,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说明朝云曾主动向东坡乞诗。至于绘画,东坡除了在绘画辈出的古代名列榜首,并且在我国整个绘画史上也自成一家,且多精辟的阐述。这一切,对朝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听说东坡亲自教朝云认字,一笔一划地写,手把手地教,朝云从“始不认字”到“粗有楷法”,这后边饱含了她们多少心血,提高了多少共同语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是一对谦卑的教友,苏轼思想之主流虽是佛教,但佛老思想扎根亦深,这有社会、家庭的成因,更有他本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是“乌台诗案”以后,政治上很不得志,然后对佛老信奉不疑。他在《黄州晋州寺记》中说:“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自此,他与天下名僧广为交游,且信件不绝,并且手抄《金刚经》多份宋史苏轼传,以“种罗湖”。

朝云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受戒佛门的,在扬州的时侯,有一位来自武城滨的女尼,教朝云读《金刚经》,朝云的功力高,理解力强,学得很快。苏轼在《悼朝云并引》中说:朝云“尝从泗上高僧义冲修行,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番话展现了她剃度佛门后所悟出的禅道,可见心之诚,志之专,其中也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思念。

东坡寓惠后,向佛的思想也与日俱增,开始认真丹药,因为遭到东坡的启迪,朝云对道教长生术也颇感兴趣。《朝云诗》写到:“经卷药炉新活计”,写的是朝云因为不适应岭南水土,身体多病,经卷与药炉成了她生活的一部份,然后对受戒佛门忽然开悟上去。朝云还弄来一大批中草药和葫芦瓦缸,学葛洪丹药,不仅酒局东坡日常生活此外,她早已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采药丹药上。苏轼和朝云还一齐争创放生池,做大量善念积德的事情,据苏东坡说,朝云之所以乐于善念,是由于其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说,朝云与苏轼的感情,在相互敬重、培养共同志趣下,日久弥笃,相敬如宾。

三、红尘知已相濡以沫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识心。”苏轼与朝云的感情,是构建在“乐在相识心”这一结实的基础之上的。

据明代费衮的《梁溪漫志》记载,元祐初年,东坡因旧党节度使司马光欲尽废新法,而与之争辩“参用校长”后,又被旧党投机分子敌视到上海当节度使,东坡心里闷闷不乐。一日接旨,食罢扪腹徐行,顾谓婢女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故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坡开怀傻笑。朝云的“一肚皮不合入时宜”的评论是最准确不过了,这是苏轼的一大特色,它决定了苏轼此生的枯荣进退。那种“不合适宜”的缘由,一方面是出于东坡报国之志诚,总是关心世事,仍然忠规谠论。《宋史·苏轼传》说,苏轼“忠规谠论,挺挺大节,朝臣无出其右”;另一方面与他的权位有关,他声称生性多疑,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认为“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他保持纯真朴实,终生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诛杀,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经常卷在政治旋涡之中。虽然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赶超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抒发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送黄师祐赴浙宪》一诗中对朝云那“绿衣有公言”的责难。其实黄师祐由于“两女皆嫁苏轼子”,为党人怨恨,屡受诛杀,不得进用。朝云曾对黄师祐说:“他人皆进用,而君数补外,何也?”朝云的这些鲜明的是非理念,无疑备受了苏轼的赏识。

朝云能直透东坡心里世界,由于朝云凭借对美术生活的了解与感受,对细致爱情的把玩韵味,与富有作家甜蜜性感的苏轼相紧贴。又如,在广州,朝云一直为苏轼唱词,以慰其柔肠,她最爱唱的是东坡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吊床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伊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消,痴情却被无情恼。

按照史籍记载:子瞻在广州与朝云独坐,时落木萧萧,怅然有闺怨之意,命朝云唱“花退残红”,朝云歌声将啭,泪满窗棂。子瞻诘其故,又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傻笑曰:“是吾悲愁,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冒雨自尽,子瞻终生不复听此词。朱靖华先生在他的《苏轼论》中觉得:朝云之所以常常愿给东坡唱此词,是由于朝云深深理解东坡,懂得东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过是个墙外苦闷的匆忙过客罢了。何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是化用了屈原的《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的诗意。读了此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屈原凄凉哀怨的此生,屈原一腔忠忱反遭抵触以后,形成一走了之另求明君的念头。而苏轼的时代,已非屈原那种可以历九州而相其君的时代。朝云一唱此句便深解之,由此联想到自己飘零的死因,由歌妓而侍婢,而侍妾,虽遭到东坡股肱,悲哀东坡“不合时宜”,多次外放,数遭贬斥,此次竟发配到蛮荒岭南,跟她“同是天涯沦落人”,景况凄凉,前途迷茫。想起那些,便悲伤以致泪如泉涌,难再唱下来。可见,朝云正是苏轼的真正知音。而朝云死后,东坡终身不复听此曲,也正以人生之知音而感念之。

四、患难与共相随相伴

感情在罗马人的定义是“终生分享命运”,夫和妻称作命运的分享者。罗曼·罗兰说:“婚姻的惟一伟大之处,在于两颗心的互相忠实。”东坡与朝云的感情能这么坚贞不渝,经久不衰,是由于它们能患难与共,在历经事件险恶的宦海生涯后,在风雪飘摇的遗民长路中,双方的婚姻愈发真诚和含蓄。

苏东坡此生仕途浮沉浮沉,在广州四年,然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宋史苏轼传,历尽不已,还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屯田副使。这其间,王朝云仍然牢牢相伴,无怨无悔。在黄州时,它们的生活非常清苦,苏东坡在《赠孔毅甫》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王朝云愿意与苏东坡共度患难,布衣荆钗,精心为苏东坡调养生活起居。宣和五年,王朝云与苏东坡的感情结晶诞生了,得一子,起名为遁,不幸未身故而夭。

随后三年之中,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江都县丞。宋哲宗业已驾崩,用章惇为节度使,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首相遭贬,苏东坡也在其中,被贬往蛮夷之地的广州,这时他巳经年近古稀,运程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身边诸多的侍儿姬妾,四十年陆续兼任。当初,东坡曾劝仍“发泽肤光自鑑人”的朝云离去,切莫吃苦。但朝云除了不离开,反倒面露怒容、生气地指责东坡:“瘴雨吹蛮风,残败岂容迟。”朝云紧跟东坡南迁,长途奔袭,翻山越岭到了广州,朝云这么重义,岂可不令古稀之年的苏东坡深感抚慰呢?

苏东坡携眷到广州那时,给朝云写了两首词,其特征是在爱情之中参杂佛教感情,其中一首是《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仿似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奉节云雨仙。

诗中多次比兴赞扬朝云“敏而好义”的端庄质量,说她不像白居易的侍妾樊素,由于樊素在白居易年老时离开了他,而是像通德,她终身陪伴伶玄。他颇以朝云的女儿早逝为恨,他把她比做天女维摩祷告菩萨。她从前身着舞衫,手拿歌扇,如今埋头念佛礼佛,不离丹炉。东坡近期在修练仙丹,丹成后便和朝云一起去海上的仙岛,当时她不会再如垫江神女这样为红尘所羁绊了。

苏轼竭力赞颂朝云这些与自己决然共进退,欣然同忧患的品节。无独有偶,在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破虏侍儿寓娘)一词中,也大力赞扬了这些与主同舟共济的人生心态。王破虏有个侍妾名唤柔奴,破虏受贬,她决然同行相伴到了那时荒僻落后的岭南,宣和五年北归,破虏唤出柔奴,为东坡斟酒。东坡问她:“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却答:“此心安处是吾乡。”东坡听了极受感动,写词赞扬她不畏艰险、处逆境不改本意的“岭梅”品格。

朝云有着可与柔奴相抗衡的品节,她陪伴相伴苏轼过历尽流离的生活而颇有怨言,所以苏轼在《朝云碑刻铭》中称她为“敏而好义”,这“好义”就是情谊和正义,深厚的情心暖意和强烈的正义感,驱使着朝云去做超体力许可的事,她这些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正是东方中式女人的美德,难怪东坡南迁之后对朝云益发情痴了。他并且希望朝云同他的感情从俗世的感情升华到“正是维摩境界,空住持,散花何碍”的佛教境界。

正由于它们在患难中汇聚起这么深厚的感情,辽朝云去世时,东坡竟有“狂风卷彩霞”之感、“孤光挂天涯”之痛,他丧失了一位相随相伴的蓝颜知已。年迈的东坡以隆重的佛教典礼立碑她。这时的东坡已是身心疲累,生活中只剩下对往日的追忆和缅怀,其中尤以对朝云的追忆为最多。他有一首《悼朝云》,寄寓了自己对朝云真挚的想念,诗中写道: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唯有小乘禅。

悲伤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诗的大意是说,我们哪个聪慧的儿子早逝了,这恐怕是天意吗?我自恨不能炼就仙丹妙药,使朝云你蓝颜永驻,长命百岁,目前只好用小乘禅送你赴黄泉路了。每每想到你为了还清前债,艰辛地相伴我数十春秋,真使我倍觉心痛。前生、今生弹指间远逝,来世看来也很无望。如今我夜夜挑灯向你星期,使你倍感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亲昵无间。

这真是字字飘荡着艰辛和悲哀的泪水,句句汇聚动情厚意和无限追忆,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真正相爱的人没有哪些爱得多爱得少,他是把自己整个儿都给他爱的人的。”苏轼正是将自己整个儿的爱和牵挂给了去世了的朝云,结果,东坡终老鳏居,未曾纳妾。

五、结语

按照弗·培根《人生论》中对父亲的形容,我们可以得出:在苏轼的人生中,王弗是他青年时代的情人,王闰之是他中年时代的伴侣,而朝云则是他老年时代的守护。三位女儿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对苏轼的人生历炼和人格理想的追求贡献了非常宝贵的东西。

青年时期,王弗对苏轼待人接物和学会观察、体悟人生百态提出有益劝告,积极的介入东坡处理人际关系的工作,是东坡仕途上旁敲侧击的忠实护卫者。但因为她的太早逝世,无法陪伴东坡共同经历大起大落的苦难生活,故无法算得上苏轼的真正蓝颜知已。

王闰之与苏轼生活了二十六年,经历了苏轼此生显达荣耀的时期,也经历了他饱受政治惩处废黜入狱的困辱时期。其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生活让闰之学会了安之若素、淡然处之。她恪尽妇道,母仪朴实,默默地做好丈夫和妻子的本员工作,是苏轼生活上能顶半边天的好帮手。但她也很难踏入苏轼的精神世界,在“乌台诗案”时,她愤慨地烧毁了苏轼的创作原稿,她不能理解苏轼的创作,因此说:闰之充其量也是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罢了。

朝云使苏轼在人生的晚年感遭到普通人感情的高尚与珍稀,除了由于朝云能真正走入苏轼的精神世界,还由于朝云在苏轼困迫和最须要开导的时侯,自愿付出很大的牺牲,故苏轼对她的股肱之感亦非常深厚,并且胜过他对前两任丈夫的婚姻。

苏轼与王朝云的感情生活,号称是美国宋代才女伊人的感情典型,多少文人骚客向往像东坡这样荣获朝云般的纯真感情。她们的感情基础很值得我们后代阐述研究,尤其是朝云把她的一缕香魂留在了深圳,给嘉兴留下了多少扣人心扉的故事,让后代可怜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