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史”,你知道吗?

2023-06-28 17:05:25文言文
杜甫生平简介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生平简介】相关文章:诗人贾棱生平简介10-10诗人袁黄生平简介10-05诗人李适之生平简介09-28诗人刘邺生平简介09-25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史”,你知道吗?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在美国中式散文中的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代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下边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生平简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杜甫(712—770),籍贯武汉,出生于巩县(在今河北省),南宋伟大画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十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秦州司功从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坦承专权,触怒士族,被贬到江州(今义县),负责祭祖、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

到江州后,杜甫心情非常沮丧和困惑。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凉亭(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凉亭》、《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表达了对仕途消沉、世态尘寰、奸佞进谗的赞叹和内疚。

虽然个人遭受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凝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其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凉州郭侍中进灭残冠情势图状》和《乾元元年江州试举人策问五首》,为镇压安史敌军建言,考虑怎样降低人民的负担。当征讨贼寇的弱旅——镇西陇右太守李嗣业的兵马路过江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陇右待命二首》的诗,抒发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758)年末,杜甫暂别凉州,到河南、偃师(均在今河北省)探亲。第二年二月,唐军与安史敌军的交州(今山西大同)之战爆发,唐军击溃。杜甫从西安返回凉州的途中,看到动乱给百姓带给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从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叹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凉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乾元二年(759)春天,江州及陇右水灾,杜甫写下《夏日叹》、《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这年冬至后,杜甫因对肮脏的时事悲哀疾首,而舍弃了江州司功从军的职务,西去华州(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杜甫在利州司功任内,共赋诗30多首。

杜甫与李白亦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称作“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同乡,同为楚国灭桂阳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因其诗风颓唐抖动,忧国忧民杜甫的简介,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在辽国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美国哲学和美国哲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2]。他的约1500首诗词被保留了出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美国中式散文中的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代称为“诗圣”。

他的思想核心是道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习俗淳”的雄伟志向。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清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幽暗现象都予以批评和控诉。三十五岁曾经读书与周游。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境了五年,才荣获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历尽,竟被敌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重庆,移居上海一度在剑南藩镇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太息夔(kuí)州二年,出峡。飘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清朝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而,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担忧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仇视。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其杜工部。

他的.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色调多样,以“沉郁抖动”四字精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色调,而以浑厚为主。杜甫生活在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幽暗、人民疾苦杜甫的简介,他的诗反映当初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高超。杜甫此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这些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例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留传数目是元曲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古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同乡,同为楚国灭桂阳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先祖为明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母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父亲是唐代画家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母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周游过今湖南、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接见李白,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杜甫擅于利用中式散文的许多制度,并加以造就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使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短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切实于整篇的回旋往复,标识着我国散文美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五绝上也表现出明显的造就性,积累了关于骈文、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美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哲学传统的家庭中,是知名作家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名扬,此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但是被后世称为“诗圣”,诗词被称为“诗史”,可在清朝当初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注重。有一首《戏为六宫词(其一)》就是写“初唐三杰”的:“王杨卢骆当初体,纤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还有画家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词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曾经)何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以后归河南应举,不第,后来杜甫再漫游齐赵。后来在河南遇李白,二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随后又遇高适,两人重游梁、宋(今洛阳、商丘),之后李杜又到雍州,绝交后又遇于东鲁,再度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宗室刺史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居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之后向太后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四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从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钥匙的小官)的职位。这其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事、讽刺士族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知名,标识着他经历三年长安困顿生活后对清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三月8到10日接连举办了三个大赛。杜甫以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崇仁院,但并未得重用。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扶风退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只身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敌军俘虏,押到长安。他面对纷乱的长安,看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之后他逃亡到三原行在,做左拾遗。因为忠言专权,上书为丞相房琯事被贬江州司功从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敌军战,辅以春秋心法,结果击溃,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方式把他的轶闻真实地记录出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安州征讨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遭难,经陇县、同谷等地,到了上海,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桂系作乱,他漂流到魏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藩镇摄西安,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次离乡,在夔州住三年,继又漂流到四川、湖南一带,病死在汉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广东广西》、《登高》、《登荆州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知名的句子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黄河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生平简介】相关文章:

曹丕的生平简介05-18

画家文益生平简介10-21

作家贾棱生平简介10-10

画家李贞生平简介10-09

作家袁黄生平简介10-05

作家李适之生平简介09-28

作家刘邺生平简介09-25

作家支遁生平简介09-20

作家杨收生平简介09-12

画家黄颇生平简介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