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屈原美学思想的研究内涵(2015年03月23日)
对于屈原作品哲学思想的研究,是现今代诗经专家盛行的一门独特的学术领域。大都以文学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哲学等方面的视觉进行评说。在很多阐述中,主要突出了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哲学思想研究。
在当代诗经专家中,阐述屈原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主要有汤炳正、褚斌杰、毛庆、周建忠、郭维森、黄中模、张来芳等。
张来芳《离骚探赜》[1]撰有《〈离骚〉美学思想探析》专论,还发表有《〈离骚〉艺术色调•美艳而质朴》[2]一文。
他觉得《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美、崇美,追求美丽事物;二是渴望美政思想。
褚斌杰《楚辞要论》[3]撰有《崇高•壮烈•奇丽——论屈原〈离骚〉的哲学内涵》一文。
他觉得《离骚》是一个美的无尽藏,具备由庄重而伟大的思想而带给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再者,慷慨昂扬的凄凉之美,是诗集《离骚》另一个鲜明的哲学特色;再再者,在《离骚》中,更令人倍感奇特而艳丽多彩的是作家所造就的一个“香草美人”世界。《离骚》通过种种美术手法完成其写景主体的外型美,因而雕像出作家美的人格和美的灵魂。
黄中模在《论屈原“发愤以煽情”的哲学思想》[4]一文中,注重从“发愤煽情”的进步性、屈原对诗词煽情特征认识的自觉性、屈原的“发愤煽情”说与儒学的哲学思想的优劣、“发愤煽情”对后世文艺理论家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屈原的哲学思想。
汤炳正在其《屈赋新探》[5]专著中,撰有《屈赋语言的曲调美》一文,主要从屈原作品的语言方面阐述了屈原的哲学思想。
郭维森在《屈原与庄周哲学思想优劣辨》[6]中觉得,屈原的哲学思想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纯粹之美。他说:“屈原觉得纯粹的事物才是美的”。如《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是“纯粹”理想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纯粹、完美的事物是没有的。假如造型的美与心里的美相比较,屈原更注重心里的美。他写宓妃“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又写“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说明考量人要观其心里。第二是崇高之美。在屈原笔下,崇高首先表现为雄伟的气势和超人的力量。崇高更重要的是表现为道德质量的力量。第三是和谐之美。
涵括各说,《离骚》的哲学思想详细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美名。“肇锡余以嘉名”,“恐修名之不立”。这儿的“嘉名”“修名”即为“美名”。后者指小名而言,前者指声誉或名声而言,都富含美丽的意思。
二是美德。“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唯昭质其犹未兮”“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苟余情其信芳”等等。所说“内美”“修能”“信姱”“修姱”“信芳”,都是言及美德,指美丽的思想质量。另外,又以青柠形容美德。如“揽木根以结茝兮”“索胡绳之骊骊”“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等,“木根”“胡绳”“揭车”“杜衡”均指檀木青柠,以喻指美德。这种句子充分说明屈原是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也表现出屈原的崇高之美。
三是美人。“恐美人之暮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哀高丘之无女”“相下女之可诒”“求宓妃之所在”“见有娀之佚女”“留有虞之二姚”“两美其必合兮”“岂唯是其有女”“孰求美而释汝”等,或指美眉,或指美男,都是喻指美丽之人和理想之人。
四是美物。《离骚》在描述美物方面的句子中,可分为七类。第一类是指服装之美。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贯苹婆之落蕊”“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第二类是指饮食之美。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等。第三类是指车驾之美。如“驷玉虬以乘翳兮”“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等。第四类是指仪仗之美。如“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凤凰翼其承旂兮,高飞翔之翼翼”等。第五类是指钢琴之美。如“鸣玉鸾之啾啾”“奏《九歌》而舞《韶》兮”等。第六类是指地址之美。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消弭”“望琼楼之涕泣”等。第七类是指美景之美。如“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至御”,五彩斑斓的云霓,时聚时合的飘风,是指胜景。再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扬云霓之晻蔼兮”等。以上七类,均喻指美丽事物。
五是美政。“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剑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熔裁而不颇”。屈原列出历朝帝尊的美政而为楚王借鉴,阐明他对大一统国家的向往、对天下威震的期盼。又如“初既与余成言兮”“丘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先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屈原希望以德治国屈原,举贤授能,谋划实现美政思想的途径。再如“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可见屈原为实现其美政思想而拼搏终生,美政思想毕竟没有得到实现。
六是美言。《离骚》的语言美术之美,是世人称道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韵律美。以“兮”字贯串全文,这只是与屈原其他作品不相似的独特之处。“兮”字加强了散文的爱情色调,突出了节奏、韵律之美。第二,通感美。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索胡绳之骊骊,“路漫漫其修远兮”“芳菲菲其弥章”“沾余襟之浪浪”“日吼吼其将暮”“纷总总其离合兮”等,从这种联绵字的用法上可以看出,其意义贴切,恰到弊端,提高了语言之美感。在《离骚》中还可以见到许多词句华丽、对偶工整的句子,诸这么类,《离骚》中也有这些,在此不一一遍历。第三,想像美。如“鸾皇为余先戒兮”“吾令帝阍继电器兮”“吾令鸩为媒兮”,屈原令凤凰为他宵禁开道、令帝宫保安为他打开天门、令鸩鸟做他的提亲,这种构想独特、想象精妙非常是“三求女”的情节,为该诗平添了美的色调、丰富了美的想像。第四,象征美。《离骚》中多以“幽兰”“琼枝”等比喻美人或美事、美物。毛庆说:“回溯美国哲学史,二千多年前,祖国的伟大画家就把握了这么丰富多样的象征手法,这确实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7]
《离骚》之美,美在丰富之内容,美在想像之美术,更美在屈原之追求,凝结了屈原之哲学思想。
注释
[1]张来芳著《离骚探赜》,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张来芳《〈离骚〉艺术色调:绚烂而质朴》,载《宜春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3]褚斌杰著《楚辞要论》,上海中学出版社,2003年。
[4]黄中模《论屈原“发愤以煽情”的哲学思想》,载《屈原研究论集》,黄河文艺出版社,1984年。
[5]汤炳正著《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
[6]郭维森《屈原与庄周哲学思想优劣辨》,载《南京高校学报》1988年第1期。
[7]毛庆《试论屈原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其特色》,载《屈原研究论集》,黄河文艺出版社,1984年。
作者简介
谭家斌,男,中学文化屈原,历任峡江县屈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县屈原记念馆屈原研究室处长,正初级研究员。系美国屈原学会常务执委、湖北省屈原研究会执委、宜昌市屈原学会副会长。20年来,主要从事屈原文化研究及推广工作。迄今专著或编著、参编屈原文化专著共计23部,发表屈原文化论文80余篇。
- 上一篇: 《蜀道难》鉴赏篇:李白的代表作
- 下一篇: 小学语文:诗句中的语言风格及特点、技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