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2024-01-23 22:04:34文言文
从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观中,我们可以学习善读书的智慧,找到善读书的方法,取得善读书的成效。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为学读书方面有不少精彩论述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王鸣盛在这里谈的是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其要旨在“会通古今”四字。

中国唐代儒者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愤读书的标杆。韦编四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留传至今的词语,都与古人笃学苦读有关。唐代儒者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除了在于她们勤劳勤奋,还在于她们擅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式。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也这么。苦读是基础,善读是关键。要读出成效,也需利其“器”。这儿说的“器”,就是读书的方式。从中国唐代先辈的读书观中,我们可以学习善读书的智慧,找到善读书的方式,取得善读书的成效。

牛角挂书图黄慎(传)/绘

一是要有高尚的情结和高远的抱负。明朝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家所以求士者,岂徒用官印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马光觉得,读书要赶超一己私欲,明西路、求利民。读书既要有高尚的情结,还要有高远的抱负。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明晰提出“志者,学之师也”。徐干在《中论》中谈道:“故虽非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赡,丰富),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在这儿,徐干提出了学习中抱负与才学关系的重要问题。他觉得,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的人虽非天赋才学,却没有远大抱负,因此还是不能否建功立业。只有立志于学,坚持不懈,能够学有所成。

<a href=https://www.soqiyi.cn/tag/7.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名言</a>名人读书好句_<a href=https://www.soqiyi.cn/tag/7.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名言</a>名人读书的好处_名人读书<a href=https://www.soqiyi.cn/tag/7.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名言</a>

二是要培植崇高的道德操守。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是汉代时期关于阅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参省”即反思、考察。他觉得,君子只有广泛地学习,每晚顺服自己,才能积善成德,见识高明,行为不会出错。荀子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观点告诉我们,积累知识是手段,培养道德操守、涵养君子人格是目标。明晰了学习的目标,才能做到博学多闻,永不停步!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为学读书方面有不少精彩阐述留传至今,影响深远。孔子在《论语》中,多处提到为学读书,对我们很有启迪:一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答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短篇第五》)孔子觉得,孔文子之所以尊号为“文”,是由于他既聪明灵活、爱好学习,又谦逊下问,不以为耻。虽然,孔子自己就是一个谦虚的人。《论语·八佾篇第五》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他人讨教。他觉得,这正是礼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学而不厌。公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乏。从孔子的阐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人的学习心态,对于学习成效和读书疗效是至关重要的。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正是我们明天应该大力发扬的良好校风和传统美德。

四是要擅于借助时间。三国时曹魏学者董遇在怎么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具看法。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寒潮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索: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书要通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表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用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

五是要有选择标准。读好书是善读书的应有之义,我们须要了解和借鉴读好书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提出“言有二表”的评价标准,值得我们借鉴。《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记载了墨子的一段话:故言必有二表。何谓二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帝尊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二表也。在这儿,墨子为我们提出了判定言论、文章和读物是非对错、真伪优劣的三个标准:第一要能追根溯本,向下去探究唐代帝尊的事情;第二要能向上考察百姓的实情;第三要能用之于实际,就是把它应用到刑罚与政务方面,看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墨子把“事”“实”“利”综合上去,以你们所见到的、所看见的为根据,以唐代帝尊的间接经验、普通百姓的直接检验和国家整治的社会疗效为准绳,来评价文章、言论的是非对错与真假优劣。墨子提出的那些观点,对我们怎样理解评价唐代典籍文献,怎么选择判定阅读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是要心无旁骛。明朝哲学家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在读书方面多有阐述。人们常常讨论善读书的问题,何谓善读书?朱熹觉得名人读书名言,一心在书上,方谓善读书。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谈道:“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看外边有甚事,我也不管,只凭一心在书上,方谓是善读书。”此处,朱熹所谓“善读书”,即善在“心上”,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雷打不动。假如心不在焉,纵有千万种读书方式也是枉然。人们对朱熹读书有“三到”的观点也耳熟能详。《古今图书集成·训学斋规》记载了朱熹的这段话:“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情,却只漫浪朗诵,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所以,“三到”之中,心无旁骛最为重要。

名言名人读书的好处_名言名人读书好句_名人读书名言

七是要下足“寻思”功夫。读书要读出成效,勿必做到读思结合,下足“寻思”功夫。公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孔子觉得,倘若只是读书而不思索,还会迷茫无所得;反之名人读书名言,假如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还会有许多疑问。清代学者薛瑄在《读书录》中谈道: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先儒谓“读书只怕琢磨”,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如圣贤一句言语,便反复琢磨:在吾头上,何者为是;在万物上,何者为是。在此,薛瑄指出的是读书要做到边读书、边思索。思索哪些呢?就是要思索每一句话的道理所在,含意所在,思索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要联系自身、联系万物去探究。这么,读书才有收获。

八是要做到学行结合。古人论及读书,多指出学与行相结合。东汉哲学家扬雄提出,“读而能行为之上”。他在《法言》中谈道:“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扬雄觉得,读书学习以后的成效,大致可分为四等:上等是在读书学习以后,能见诸行动,其次是训诂立言,再其次是传道授业。假如上面的情况都没有,那就是第四等,即普通人。扬雄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见诸行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九是要共读切磋。古人谈读书,大多指出共读切磋的好处。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将自己亲身见闻与立命、治家、处世之道,写成《颜氏祖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主张“读书须切磋相起”。他在《颜氏祖训·勉学》中谈道:“《礼》(即《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偏差失者多矣。”颜之推觉得,《礼记》上讲得很明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读书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这么能够抵达通晓明白、相互提高的目的。从颜之推的阐述中见到,“切磋相起”、共同读书,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式,能提高读书学习的疗效。

十是要会通古今。读书除了要弄懂,还要读通。清朝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指出,“读书之道,会通古今”。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谈道:“读周、汉曾经书,用古音,读晋、唐之后书,用今音,斯可矣。大概学问之道,当观其会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并行不偏颇,是谓通儒!”王鸣盛在这儿谈的是怎样读书、如何做学问,其要致力“会通古今”四字。在他看来,儒生读书、做学问,常有两种类型,即俗儒和陋儒。后者知今不知古,前者知古不知今。王鸣盛觉得,知古与知今,并行不偏颇,读书做学问,要古今会通。

《光明晚报》(2021年11月19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