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文言文

文言文

用“人常疑之”亲“扣”其石

2023-09-14 13:04:01文言文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用“人常疑之”亲“扣”其石

《石钟山记》是一篇视察性的散记。选自宋神宗绍熙三年(1084)春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调任三门峡的途中。文章通过说明文作者对石钟山得名来由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内幕应当“目见耳闻”,避免主观臆测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来历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

提出石钟山得名来由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担心。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待石钟山的处所,围绕题目,点出石钟山,导致下文。第二层,提出隋代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来历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担心心态,用钟磬置水底不能发声的状况对郦说抨击,说明“水石相搏”之说无法取信于人。正由于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导致后代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入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指责。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然后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石钟山记原文,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阐明自己对李渤的担心,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指责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无法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上去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担心,提法上还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苦恼,这儿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说明文,作者没有过份地分辨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指出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儿的“余”字,就明晰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心态。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寻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伏笔。

第二段

说明文实地视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来由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五年……得观何谓石钟者”),点明寻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原因。由于对石钟山得名来由已存“疑”念,因此作者乘自己调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调任洪州德兴之便,顺道视察石钟山,刚好以此解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阐明它们坚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巨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三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倘若不能使人满意石钟山记原文,就有了作者下边夜月视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夜月视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待寻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重游者是长子苏迈,方法是“乘扁舟”,地点是“绝壁下”。之后写峭壁下的情境:看到的是“侧立千尺,如野兽奇鬼,冷然欲搏人”的大石;看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尖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奶奶边咳边笑的吼声声。绘制出一幅阴郁可怖萧条刺耳的石钟山景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非常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重渲染阴郁可怖的环境氛围,突显出亲身走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医生终不肯以扁舟秋夕峭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侯,突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觉“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因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缘由。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边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乡间”的时侯,发觉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还要说明的是,这儿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乡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后边,而是船调头改行至两山之间。假如解释为后者,都会令人困惑不解,为何去的时侯没发觉“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宋代汉语通常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调研,极为细腻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堪舆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因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除了否认了郦说,并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伏笔。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交谈。“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上面“笑而不信”的“笑”。后者是表示担心和否定的笑,这儿是解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内幕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交谈上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调研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起因。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突显了作者的坚信和欣慰。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否认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逐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根据。

第三段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来由的看法,阐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诘问其有无,何哉?”这句话,语调强烈,以反诘的方法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整篇的题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来由后所得出的推论、所小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剖析世人不能精确晓得石钟山得名来由的成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留传的成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轶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使得“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坦承;二是士医生不做实地视察,“终不肯以扁舟秋夕峭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医生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来由在世上没有留传下去的成因。之后用“而”字转入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虽然”,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测,“自以为得虽然”,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成因。第三层分承里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散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单。“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斥责其狭隘。这就阐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看法,否认、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