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七律篇——崔颢

2023-05-28 21:05:20
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把这首诗评为唐朝七律第一: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在初盛唐有不少不标准的五七言律诗,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八句折腰”的七律:先从李白《《鹦鹉洲》》说起,这也是一半古体一半律体的“七律”刘后村(克庄)说:“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老街作观唐绝句时,也写过这两首绝句的和诗。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七律篇——崔颢

序言

说到七绝,恐怕你们首先想起的就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江夏树,芳草寂寂金刚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熟悉诗歌格律的同事一看就晓得,这首诗的上半首完全不是诗词,有多处出律的现象。为何还被人称为七绝呢?

另外有人说,李白的《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是模仿崔颢,然而不然,崔颢只是模仿前人。

一、崔颢其人

崔颢(?—754),开元十一年(723)登举人第,据辛文房《唐才女传》说: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纤薄;晚节忽变常体,气节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常常并驱江、鲍。.....然行履稍劣,好(蒱)博,酗酒,娶亲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旧唐书·文苑中》记载:

开元、天宝间,儒士著名者,节度使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唯高适官达

崔颢者,登举人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喝酒。及游京师,娶亲择有貌者,稍不愉悦,即去之,前后数四。

可见懵懂及第的崔颢声誉甚显,当初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著称。不过崔颢的行为虽然有些纤薄,居然喜新厌旧,几次换妻。从他的诗作上也能反映下来,比如这首《王家美女/情韵》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遁世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谿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听说《新唐书·崔颢传》中记载: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

不过,遭到李邕批评的崔颢并不是只是写这一类的诗,还有豪迈的陇右诗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比如这首《辽西作》:

通州芳岁晚,残雪冻边城。五月青草合,北镇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赠言西安使,为传陇右情。

还有深沉的山水诗,如五绝《行经兖州》: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财色客,何这么处学长生。

不晓得崔颢为何偏偏给李邕念那首《王家美女》,有点像孟浩然看到唐玄宗偏偏要说“不才明主弃”。

至于这首《王家美女》,这些诗评家觉得闺短诗多是这么,写得并不差。也是没有照料到读者的体验,《载酒园诗话又编》说崔颢“方枘圆凿”,是不懂得“看人下菜碟”的标杆案例。用现在营销的属于来说,崔颢和孟浩然对于4p与4c没有搞明白。

崔颢的事迹不多,仕途运蹇,死于天宝十五年(754年),逃过了第二年的安史之乱。

二、半古半律的黄鹤楼为何被称为五绝?

黄鹤楼这首诗的前半首是古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后半首却是标准的近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把这首诗评为清朝五绝第一:

唐人七言绝句,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唐人好诗,多是苦吟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常常能感动迸发人意……

关于那些不标准的诗词,严羽还有自己的解释:

有诗词彻首尾不对者(汉唐朝臣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西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往来接热潮。问我今何适?仙居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平山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仗)

有律诗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有古律(陈子昂及汉唐朝臣多此体),有今律,有全诗,有全诗,有发端,有落句(结句也)……

在初汉唐有不少不标准的五七言绝句,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八句折腰”的临江仙: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鸟啼,南宋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短发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葱茏,长安不见使人愁。

孟浩然《舟中晓望》、李白《夜泊蔡州抒怀》都是通篇不押韵的五律。

挂席西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往来接热潮。

问我今何去,仙居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平山标。《舟中晓望》

清人编《李诗直解》对于这些古体近体相杂的诗词那样评价:

太白诗任侠奔放,不拘法律。律诗近体尚多合作,至七言绝句则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即其佳如《凤凰台》、《鹦鹉洲》,亦不得入为正声也。唯《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乃应制之作,不得不依法律耳。”

李白的“《凤凰台》、《鹦鹉洲》,亦不得入为正声也。”就是说这类五绝不是标准的绝句。说到李白的七绝,举了一个实例,就是《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琼楼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皇都飞。

李白的伯乐贺知章请度为方士还乡,唐玄宗“遣左右相以下祖别贺知章于福清坡上,作诗赠之。”这是李白的一首应制诗,显然要写成规规矩矩的临江仙。这首诗是李白集中罕见的格律无瑕疵的临江仙。

宋代从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以诗文取士,律诗排律是必考课目,及第的举人们其实会写格诗词了。另外,在皇后面前作的应制诗也多是格诗词。

李白、崔颢都有标准的格诗词传世。诸如里面崔颢那首《行经兖州》就是标准的临江仙,崔颢的这首《赠蔡州张都尉》是一首标准的五律: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从军行清荒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时光主恩深。为语东溪使,知余报国心。

又如崔颢的这首五律《题天镇楼》,不仅一处三仄尾以外,只是标准的近体诗诗词: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巍峨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富县流。向晚攀越处,风烟万里愁。

可见这种画家并不是不会作格诗词,殿试和应制时都老老实实依照格律规则,平常写诗的时侯,比较随便或则有意做出这些有古风口感的诗词来。

三、李白模仿崔颢?崔颢模仿的是谁?

先从李白《《鹦鹉洲》》说起,这只是一半古体一半律体的“七律”

八哥来过苏州水,江上洲传金刚鹦鹉名。金刚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刻徒凭栏,长洲孤月向谁明?”

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说:“

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慨,是时散曲犹未甚拘偶也。

方回说李白学崔颢,上半首是古体,从5、6句开始对偶,下半首是标准的绝句。方回的解释是,当初的诗词还没有要求这么严苛。

虽然方回说的并不对,由于崔颢的诗太有名,被人误会为“崔颢体”,然而崔颢只是模仿的前人。这个人也大名鼎鼎,是唐代大画家沈佺期。我们看一下崔颢《黄鹤楼》所模仿的这首《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廉贞。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虽然不懂诗的人,看了沈佺期《龙池》也晓得和崔颢《黄鹤楼》极像。差别是沈佺期的前两句是古体诗写法(其中第二句还是律句,也是与第三句失粘),前面六句都是诗词的结构,而崔颢前四句都是古体。

《唐诗广选》田子艺说:

人但知太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不知崔颢又出于《龙池篇》:若《鹦鹉洲》,又《凤凰台》馀意耳。四篇机抒一轴,天锦灿然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各用叠词成章,尤为奇也。

《唐诗镜》的作者并且歌颂沈佺期的这首是唐人绝句第一,可见南瓜白菜各有所爱。你们的标准真是各有不同,对于后代来说,谁的胆子亮影响大就听谁的吧:

前四时态度恣纵,后四语兴致淋漓,此与《古意》二首,当是唐人绝句第一。《唐诗镜》

《唐诗成法》对崔颢诗与沈佺期的诗做了比较:

五“龙”字,二“池”字,四“天”字,崔之《黄鹤楼》所本,而韵味过之,然此味较厚。结句,一时应制群臣俱不能到。

​龙池篇、黄鹤楼、凤凰台、鹦鹉洲,四首诗三个作者中,沈佺期是始作俑者,崔颢学的沈佺期,于其说李白抨击崔、不如说是仿效沈。这四首诗的共同特征都是半古半律,其中李白的《凤凰台》特殊一点,只是是失黏(折腰)而已。其他三首简直是一个磨具里的产物。

四首共同的特征都是有重复的字词,比如沈佺期的“龙”,崔颢的“黄鹤”,李白的“凤凰”、“鹦鹉”。

崔颢《黄鹤楼》一出,后代评价超出了沈佺期:“直出佟妃之上,视《龙池》直俚谈耳”。

刘后村(克庄)说:“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

李白先写了一首《鹦鹉洲》,自己不甚满意,之后又写了《登金陵凤凰台》才认为足以和崔颢《黄鹤楼》抗衡。相对来说,《登金陵凤凰台》抒发抒怀伤时之感,更有怀疑其罪祸国之意。比起崔颢的《黄鹤楼》思想上格外深刻一些。

结束语

崔颢不仅黄鹤楼以外,他的长干行四首也脍炙人口,下边是其中的两首:

君家何处住,妾搬到塘桥。靠岸暂借问,或恐是老乡。

家临徐州水,来去扬州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知。

古城作观唐律诗时,也写过这两首律诗的和诗。现在用崔颢黄鹤楼押韵,写一首七绝作为结束吧。《七律·忆黄鹤楼》

日暮龟蛇几度秋,江风江水去悠悠。觅诗遥问江夏树,避障还登黄鹤楼。

迁客落梅闻玉笛,征帆远影下南昌。曾经清景今何在?雁字黄昏一点愁。

@古城滋味

宣和前后的6位诗人有人遇害有人为奴有人活成了神仙

自媒体上诗歌散文没人看是写得不好还是受众小?如何涨粉多?

观宋作词80汉朝丞相脱脱评价宋徽宗干啥都是前辈就是干皇后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