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黄庭坚的“快”意,终因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2023-05-23 16:02:22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被评论家们认定为黄庭坚的代表作。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这两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

黄庭坚的“快”意,终因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相州分宁(今云南省淮安市崇仁县)人,北魏知名哲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广东画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冬令营于苏轼门下,也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著称,世称“苏黄”。

《登快阁》

宋·黄庭坚

义兄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腾冲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伊人绝,青眼聊因佳酿横。

万里归船弄琵琶,此心吾与白鸥盟。

此诗作于宋神宗正隆三年(1082),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湖北)任刺史,公事之余,画家常到快阁探幽。此刻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这首诗选中展现了画家的审美趣味和美术主张,被评论家们认定为黄庭坚的代表作。百姓的困顿,节度使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然后形成寂寞孤独之感。所以诗写在活泼空旷的背景下的释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形成归欤之思。

《寄黄几复》

我居桂林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三年灯。

贤惠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正隆八年(1085年),此刻黄庭坚监泰安(今属浙江)德平镇。黄几复是杭州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此刻黄几复知清远县(今广西桂平县)。

当初四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梦回友人,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想念友人的殷殷之情,蕴涵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悲哀。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三年灯”快意与沮丧,暂聚与久别,昔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想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下来,令人寻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并非碰巧。

《清明》

新年中秋桃李笑,野田瓦砾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街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作于“元祐动乱”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产生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政策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连累。

这是一首中秋赞叹的诗,作家将大自然中的盎然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最后得出推论,不论是贫贱荒谬还是贤能勤政,最后就会化成一抔黄土。

《雨中登荆州楼望君山二首》

其三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荆州楼上对君山。

其一

满川风雪独寂寂,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河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这两首诗是作家晚年所作。1095年,作者被罢官蜀地,在被流放的十年中,他处逆境而不屈,安然度之。元符六年(1100年)关于大自然的诗句,遇赦被放还。这两首诗抒发了作家遇赦放还后喜悦的心情。

第一首诗前二句抒发作家总算挣开磨难、九死此生的万幸,第二首诗写临风俯瞰洞庭湖时的感悟。“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约的笔端,写出了极为壮观水景。

作家忧患余生,却能以这么宽广之气概,写出这么意气风发的句子,千载之下,令人敬佩不已。

《定风波·次高左藏主簿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整天似登船。

及至中秋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涪陵江北)别驾,黔州安置,开始他生平最艰辛困顿的一段生活。这首诗是作者在黔州贬所时侯作。

此词主要通过对端午节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豁达昂扬精神,显示了作者身处逆境而宠辱不惊的旷达心胸。

《谒澎湖·示知命弟》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

莫厌岁寒无异味,余生今已矣。

1095年,黄庭坚在贬所黔州(治今重庆奉节)。同年秋,黄庭坚的父亲黄叔达带着弟弟的儿子和女儿的儿子,从苏州千里迢迢来看望他,经常到第二年才到。这首词就作于它们兄弟碰面时。

兄弟不远万里来看望黄庭坚,他非常感动。在离家的万里此外,我们兄弟明日碰面,像在梦中一样。

这首字词短情深,生动地体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悲悯情意,其中隐含着深深的人生苍凉之感,读来颇能引起共鸣。

《蓦山溪·赠宜春妓陈湘》

鸳鸯玉器,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江西、山明水秀。

娉娉嫋嫋,仿似十三馀,

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侯。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

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望?

这首词作于宣和五年庚午(1104),这是黄庭坚在赴万县贬所途中所作。从词题“赠宜春妓陈湘”可知,这首词是诗人为一位名叫陈湘的妓女而写。这个男子应是黄庭坚的蓝颜知已,在两人正式分离、依依惜别之际,诗人写下了这首《蓦山溪》。

该词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时光,而又柔情脉脉,愁肠恭谨,使人魂飞迷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诗人载酒寻芳,临行哀痛,后约无期的哀愁心情。全词利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天涯还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深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头顶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三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因作《承天院塔记》,清廷指为“幸灾谤国”,被解聘,押解北镇编管。此词作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04)抵达北镇的曾经冬天。他初次被贬是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至此刚好三年。

此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三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小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社戏的愤慨,又书写不胜今夕之慨,表现出作者心里烦闷的不平与嘲弄。

全词写得极为感佩色调疏宕,富有魅力,是山谷孤清忧郁的人格风貌的缩影。

《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醇厚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仿似灯下,旧友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反省。

宋朝时,人们有喝茶、尚茶的传统。黄庭坚生长于苗乡安乡,与茶有非同通常的爱情,他此生辗转浮沉,流浪多地,与故乡渐行渐远,茶的味儿中蕴染着作者一腔记仇广德的苍凉之感。

这是一首咏茶经,黄庭坚这首词的佳处,就是把人们当初日常生活中心里虽非而言下所无的体验情趣,抒发得非常新鲜详细,精妙贴切,耐人韵味。

“恰如灯下,旧友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反省”是这首词的出奇致胜之笔端,尤耐人寻味。

《南乡子》

中秋日,南宁箭楼宴集,即兴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藏剑独倚楼。

诸事尽随风雪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味道明年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羞羞,白发簪花不烦忧。

此词作于公元1104年(宋徽宗宣和六年)的端午节,这是黄庭坚生前最后一个端午节,所以此词可谓诗人的诀别之作。

诗人对自己此生经历的风雪曲折,抒发了无限幽远的感触,对功名富贵给予厌恶,表达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