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反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知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承继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子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名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天时]指有促使作战的天气节令。
⑵[地利]指有促使作战的物理情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城子之城]方圆城子的内城。
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瓮城。
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也称装备武器。兵,装备;革,鳞甲,用以护身的铠甲之类。
⑼[委]舍弃;[去]离开。
⑽[域]这儿用作代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固]巩固。
⒀[山溪]地势;山河。
⒁[得道者]推行“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失道者]不推行“仁政”的君主。
⒃[至]极点。
⒄[畔]通“叛”,陷害。
⒅[顺]征讨,服从
⒆[故]因此。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节令比不上有利的物理环境;有利的物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子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上去灭掉它,却不能获胜。包围逼抢它,一定是得到有促使作战的天气与节令,那样却不能获胜,这(是)由于有利的天气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貌。瓮城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装备武器也并不是不结实坚硬,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联军却残部而逃,这(是由于)有利的物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因此说,使人民移居出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牵制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悍。君主推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都会有这些,君主不实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都会甚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憎恨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投奔他。凭借天下人都投靠他的条件,去投奔那连自己的亲属都憎恨的寡助之君,因此,能实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解析
中心论据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两者加以比较,层层加强。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两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后者与前者的比较,指出强调各类客观及众多诱因在战役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诱因,决定战役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句子相似,语调非常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紧扣中心论据,连用两个论点逐步论证,利用否定对偶句子。第2段选定攻战的实例表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三面受围而不能克,虽然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从而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用攻战的实例,从而说明虽然在占有“地利”的状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残部而逃,由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反例均非实际战例,而是也称,即除特殊状况外,通常这么。因此使论争具备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劝说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逐步阐明,将论据的范围由战役推及到治国,以便全面展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备普遍意义。再者,“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偏颇,不攻自溃。因此,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据是哪些?
中心论据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两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行。用两个“不如”,指出了“人和”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两者与前者的比较,指出强调各类客观条件及众多的诱因在战役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诱因,决定战役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句子亦极相似,语调非常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据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2、3两段紧扣中心论据,连用两个论点逐步论证。第2段选定攻战的实例表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三面受围而不能克,虽然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从而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实例,从而说明虽然在占有“地利”的状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残部而逃,由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反例均非实际战例,而是也称,即除特殊状况外,通常这么。因此使论争具备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劝说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式上有哪些特色?
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据,接着利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逐步阐明,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牢牢紧扣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非常严密的论证美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论证中利用对偶、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魄恢宏,笔酣墨畅,结构严谨。
解读
我们一般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违背正义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反正义的都会身陷孤立无援的窘境。在这儿,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这么,哪些叫“正义”?《现代汉语辞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促使人民的道理”。这是富有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涵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知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舅舅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同事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憎恨、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人就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就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增援连同事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儿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役的总指挥,只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阐述战役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但是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役具备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何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何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实施礼治来“王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而不是单靠武力来夺回天下。法家,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手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实行兼爱。由于吏治,是“得其心”之政。
这么,怎样“得其心”,即怎么行法家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怀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她们积聚上去,人民所痛恨的,不要强加给她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何种呢,其实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觉得,这是行法家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于是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成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抓住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破敌取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戴,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名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役,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役阐述推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加强,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诱因在战役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表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推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据,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于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表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役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句子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劝说力。诸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内线一方所具有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于是忽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并且“地利不如人和”的推论有了很强的劝说力。又如在论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只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对偶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入推论;之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入“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擅于利用设喻的办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役,却多次提及战役。这是为了讨好诸侯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从而有机会向藩镇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度豪放,表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选用了对偶的通感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相关文章: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11-02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07-24
孟子的论孝原文和翻译06-10
孟子离娄原文和翻译11-02
孟子勤勉下原文和翻译04-09
孟子两章原文和翻译06-14
孟子勤勉上原文和翻译06-10
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03-18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12-06
- 上一篇: 《观音心经》: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下一篇: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