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苏东坡的三个地方,比地方遥远,身如不系之舟

2023-08-12 13:00:49
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困苦,但是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苏东坡以其大智慧,自我解脱,淡定的面对人生的困难苦闷,心态十分的旷达,也许就能柳暗花明呢?

苏东坡的三个地方,比地方遥远,身如不系之舟

文/文化星河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苏轼的人生态度,黄州广州海口。

——苏轼

序言:清朝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哲学你们辈出的夏朝,唐诗在美国哲学史上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朝哲学家苏东坡的诗歌在其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色调,在其中璀灿生辉。苏东坡的此生有着非常艰辛的经历,然而相比于悲观的心态,苏东坡往往能给自己找到宽慰和解脱,才能从生活中找到快乐,能从佛释道中找到抚慰,最终找到人生的意义。

这首《自题金山画像》,就可以见到苏轼的调侃,其在乌台诗案后,被罢官黄州,后又贬斥广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渡过了常年的遗民生活,而这三个地方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遥远,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荒凉。并且与环境的变差相反的是,苏轼并没有就舍弃自己,他去一个地方爱一个地方,喜爱当地的人民小吃同学,给当地带来自己的贡献。最后小结自己的“平生功业”,就在这三个地方,这些人都看见失落,笔者见到其中也包含着苏东坡对自己的肯定。

这三个地方黄州广州海口,有着哪些活力,苏东坡又在某些地方留下了如何的句子,才能让我们一窥东坡居士当初遇见的困顿,和东坡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宽容的人生理念。

一、在黄州“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五月三日,沙坡头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慨然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细雨任平生。深冬春风吹梦醒,微冷,山头斜照却迎敌。回望历来萧索处,归去,也无风雪也无晴。

——苏轼

这首词是一首赞歌的作品,写这首词的时侯,苏东坡早已到黄州有一段时间了,其态度早已从初到黄州的心灰意冷,渐渐的转变为了才能接受这种磨难和困难,不惧怕痛苦,才能豁达的面对人生的窘境。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当初苏东坡要到沙坡头去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途中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淋雨了。苏轼被此情此景启发,写了这首抒发自己的心态的词作。

因没有雨具,淋了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他觉得“竹杖芒鞋轻胜马”,都是些小事情有哪些值得怕,又引出“一蓑细雨任平生”,显示出了此刻此时的苏轼,早已不担心人生的崎岖和风雪了,这阙《定风波》,抒发出苏轼的旷达的人生观,能看到苏轼是如何的豁达的面对人生的窘境,如何笑看人生的磨难。

二、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五云山下四时春,卢橘猕猴桃次第新。

日啖樱桃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

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苏东坡再度被贬至广州。当初的广州是“瘴疠之地”,苏东坡被贬到这儿,却没有就此沉沦,反倒用自己的人格活力,深刻的思想和文化,为广州人民津津乐道。江逢辰有诗:“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昆山。”在苏东坡在广州的三年,共写下了一百多首诗歌,其中很有名的就是《惠州一绝》。

绍圣五年,写下这首诗,写出了对岭南的风物、岭南佳果的热爱之情,抒发出了他素有的豁达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让人不禁向往。这时侯的苏轼,相对于在黄州,格外的平淡,也更热爱生活。五云山下四季都是夏天,又有着猕猴桃、杨梅、荔枝等爽口的佳果,生活仍然是美丽。

三、念此可以一笑

《在儋耳书》

吾始至广东,环视洛阳无际,倏地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美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彷徨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为一笑。

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到了海南京化军(今建瓯),这个时侯的苏轼早已六十多岁,据说要去海南,苏轼曾说“首当作棺,次便做墓,死则葬境外”,做好了身死在广东岛的打算。虽然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广东,渐渐的苏轼又以一贯的宽容,写下来“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相”的句子,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儋耳书》就是苏东坡在广东写的,反映出了苏轼的大智慧,以寓言故事苏轼的人生态度,表现出苏轼觉得人生艰辛的卑微。“有生孰不在岛者”?是苏轼的自我解脱,只是他的智慧所在。接着他讲了一则小寓言:将一盆水倒在地上,草叶悬浮着水上,小蚂蚁在草叶上,惊慌不知所措。而且水干了后,小蚂蚁出来后和同类说:“差点见不到你了。”

最后说出,虽然在俯仰之间,困难就弄成通途了呢?苏东坡说“念此可为一笑”,其自我的解脱,自我的开导,旷达人生理念,才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

杂记:黄州广州海口!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困顿,而且人生又何尝不是这么呢,苏东坡以其大智慧,自我解脱,淡定的面对人生的困难痛苦,态度非常的旷达,虽然能够柳暗花明呢?不坚持坚持你如何晓得呢?这种深究,并且千百年来,东坡先生的人生心态和诗歌一样的受人推崇,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看苏轼如何笑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悲哀。

参考书目:《自题金山画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惠州一绝》、《在儋耳书》

文中图片来自网路,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