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苏轼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023-08-17 10:09:40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黃州城外赤鼻磯,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又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

苏轼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宋代苏轼行草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厘米,橫258厘米。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清朝文徵明补书。台湾圆明园博物院藏。

神宗正隆三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玩黃州城外赤鼻磯,追怀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苏轼 赤壁赋,抒发对宇宙及人生的感想。同年九月同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两文后世传颂不绝,是哲学史上知名的巨作。本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自识:“去岁作此賦”,因此晓得是绍熙五年书,时四十八岁。

此卷行草书,结字矮扁而密切,笔端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罕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廷臣何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法书可比。

释文:

乙未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荡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纹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妖娆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游荡于斗牛之间。寒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愕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升仙。

然后喝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缕缕,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扁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艺人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汉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襄阳,下江陵,顺水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河,横槊写诗;固半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苏轼 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类而友糜鹿,驾一叶之小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黄河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何哉骤得,托遗响于愁思。”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刹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深山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两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掩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难以写,当俟后信。

绘画字贴·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