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独在异乡为异客
蝶恋花.中秋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中秋。今又中秋,战地黄花愈发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注:毛泽东这首《采桑子.端午》作于1929年中秋节。在龙岩征途中,适逢中秋新年,触景生情而成词。他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又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想法。气势恢宏关于重阳节的诗句,豪迈豁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五月九日忆青岛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当中秋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古代作家王维是沙州(今甘肃古县县)人,饶州在华湖南面,因此称家乡的兄弟为广东兄弟。这是他十七岁的作品,因一人孤身飘泊在西安与长安之间,故为端午节想念故乡的亲戚而作。这首写景小诗粗犷而深厚地诠释了行役少年对母亲和弟弟的想念。千百年来,“每逢中秋倍思亲”成为万干游子乡思词句。
醉花荫
宋•李清照
浓雾浓云愁凄迷,瑞脑消金兽。新年又中秋,玉枕纱橱,晚上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古代诗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北京涿州(今属浙江)人。端庄派代表诗人。年十八嫁赵明诚,夫妻绰号文翰,感情甚笃。她的词南渡前多甜美隽永,南渡后转为凄楚沉咽。这首词为重九伤别怀人之作,终篇没有一字写相思,却处处充溢着空闺孤独的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爱别离”的苦谛。“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千古名句。
心曲•芙蓉金菊斗芬芳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芬芳。天气欲端午。远村景色幽美,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苍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忖。
注:晏殊,字同叔,吉安临州(今四川南充)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入试,此生仕途平顺。词风婉约清婉,高贵细腻,含蕴哲思。这首词是他由参知政事贬于陈州(今山东定陶)刺史七年,在洛阳登高远望时所作。通过对景色、节令、环境的描写,突显出端午新年思亲的气氛,最后以“鸿雁来时,无限思忖”点题,达到抒情与写景的有机融合。
- 上一篇: 女人对男人痴情的`诗句,你知道几个?
- 下一篇: 古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