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李白的故事 仙从天上谪月向水中捞——夏传寿

2023-08-18 15:07:44
——诗仙李白的故事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白少年时期,有一次书没读完,他就丢下它出门去玩。李白“斗酒诗百篇”。诗圣杜甫赞誉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大诗人李白一方面藐视帝王的尊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一方面和平民百姓打成一片。不过,诗人还是被这位农民朋友的真情所感动,专门写了首诗《赠汪伦》――

李白的故事 仙从天上谪月向水中捞——夏传寿

仙从天上谪月向水底捞

——诗仙李白的故事

夏传寿

说起北宋大画家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此生中曾多次来广东、来芜湖,和我省和县、广德、泾县等许多地方也都有渊源。

东汉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作家出生于西域的尔(在今前南斯拉夫吉而尔吉斯坦境内,那时属于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护府)。关于他的出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他父亲孕妇生他时曾梦到太白星下凡,故取字“太白”,自称“谪仙人”。

李白少年时期,有一次书没写完,他就丢下它出门去玩。路上遇到一位妇人人正在石头上磨铁杵。李白问她磨这个做哪些,却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被老太人的举止所感动,之后仍然发奋读书,埋头学习。这就是“磨杵成针”的故事。正由于画家下得工夫深,五岁即能背诵六十古稀,十岁观百家史料,十五岁能观奇书、作赋。十九岁开始游玩江西及全省各地。

四十七岁那时(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四月作家第一次来到滁州,在芜湖东60里的横望山(亦称避世山,乃好友方士吴筠避世处)住了好几个月。

五十四至五十六岁之间,作家来往于马鞍山、宣城、泾县等地。

公元761年,六十一岁高龄的画家还参军去剿灭安史残余势力。悲哀壮志未酬身先病,因患腐胁疾(腹膜炎)难遂抱国之愿,贫病交加之际不得不归顺族叔、当涂知县李阳冰,后仍然寓居此地,直到终老,后代按其遗书将其遗体迁葬我们广德城区西北二十里的青山麓下。

关于作家的死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每天清晨,他在采石矶头喝酒,大醉,见脚下大江中有一轮明月,然后就飞身跳下来捞。月亮没有捞着,作家不幸归天。奇妙的是他的遗体并不顺水而下,而是逆流而上,来到他生前就喜爱的地方,真是天遂人愿。

采石太白楼的一副楹联“仙从天上谪,月向水底捞”,高度形象地概括了那位甜蜜主义大画家富有传奇色调的甜蜜此生。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不知作过多少诗,仅留传下去给我们的就有九百多篇,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他写的诗情感热烈,想像丰富,语言清丽,内容广泛。诗圣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雪,诗成泣鬼神”。

他在我们地区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海东流直此回,闽台青山相对出,征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景色老梧桐。《秋登吉安谢眺北楼》

大画家李白一方面轻视帝王的尊严,“天子呼来不出航,声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一方面和平民百姓打成一片。南县有个叫汪伦的,因敬仰作家的才情和人品,就捎信给他说自己这里有万家宾馆十里桃花(他晓得作家喜欢喝酒避暑),特聘他来玩。谁知李白来后方知“上当行骗”:其实这个离城十里的村庄只有一家姓万的开的旅馆和一个名叫桃花的潭。不过,作家还是被那位村民同学的温情所感动,专门写了首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多美的诗,多真的情。依依惜别的场面如同就在眼前!

再如大画家送给从殿前侍侍郎谪任宁国知府的韩佟妃(他是之后成为明清八你们之一的韩愈的侄孙)的一首诗《送韩侍御之九江令》:

往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夜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这是画家在耄耋之年写出的自己此生中最后一篇轻快明朗的诗篇(写这首诗的第二年他就逝世了),驳论了他和遭受相同、秉性相投、惺惺相知的韩侍御忘却烦忧、畅饮酣歌而彻夜达旦的快乐情境。何等的风流俊俏,何等的放荡寡欲!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作家安息在美好的江南大地。他的墓背倚青山,面对青山河。墓为方形,四周用花岗岩垒起三尺多高的墓圈。苍松翠柏环墓肃穆,墓上绿树茵茵,墓前两株娑婆的棉布树并立中央,蕴涵着人们对那位伟大画家高风亮节的崇拜。公墓周围山青水秀,阡陌纵横李白的故事,好一幅泼墨翰墨。

为何当代大作家郭沫若生前(1964年5月)来南京采石矶游玩时诗兴大发,曾做了一首《水调歌头》以纪行——

久慕燃犀渚,来上青莲楼。济南黄河如血,千里豁双眸。洲畔渔人布罶,正是弹涂鱼时节,我欲泛中流。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

君打桨,我操舵,同放讴。有兴何须佳酿,何用月当头?《水调歌头·游泳》,畅好迎风诵去李白的故事,传遍亚非欧。宇宙红旗展,胜似大鹏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