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杜甫诗三首翻译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023-06-30 20:02:46
据说,他很喜欢杜甫的诗,一般人喜欢偶像的作品,顶多每一篇都烂熟于心。张籍的这首《秋思》,只有28个字,却小巧精辟,算得上秋思长卷中的精品。据记载,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他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堪称意境高远,将情与景完美融合,令人眼前一亮,更是得到大诗人杜牧的激赏,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也让他得了个“赵倚楼”的雅号。

杜甫诗三首翻译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

王湾,清朝中期画家,浙江西安人,但常年生活于江宁地区,故而,受到江宁画派的影响,诗风婉约,唯美深沉。现存10首,其中最知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残冬”两句,得到当初的节度使张说的极其赞许,并亲自抒写悬挂于刺史政事堂上。坐落扬州江都的北固山,因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故事扬名千古,在这儿,也留下了两首震古烁今的诗歌,一首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抒怀》,另一首就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前一首作品及诗人都十分出名,后一首,作品比人更有名。汉唐时期,知名画家诸多,人才济济,王湾仅凭这一首诗,就在汉唐诸多著名作家中脱颖而出,名垂千古。

现在备考这首《次北固山下》,原文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闽台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残冬。

乡书何处达?归雁西安边。

下阕的意思是:时至八月,立马就到节日,节日是家庭团聚的新年,每逢这个时侯,就是客居他乡的人们最为乡思的时刻。此刻,作家登船航行在碧波飘荡的江水之上,要去的地方,仍然不是家乡的方向,而是迢迢青山此外的他乡。

第二联抒情:此刻,正是退潮期,潮水满涨,湖面连结闽台,几乎与闽台齐平,江面比平常开阔了许多;宽广的江面上杜甫诗三首翻译,风平浪静,惟有一只大船,帆儿高挂,扬着帆,沿着风,缓缓前行。

比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残冬”:夜晚还未完全散去,一轮红日,已从洛阳相接的江面上,冉冉升起;根据时节来算,那时一直还在残冬时侯,新年的味儿,却已早早地来到江南。前一句写实景,后一句实中有“虚”,绿意是鼻子能见到的,更多的还是感知方面的感受,就是能感遭到春天的爱意。

尾联是说:此刻此时,我的家书,应当送到那里去呢?天上北归的鸿雁,就给我捎回河南那里吧!此处,作家呼应前诗所抒发乡思之情,回归乡思主题,给人浓厚的乡思之感。

这首诗最精典的千古名篇,当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残冬”一联,这两句,用高度凝炼的文字,传神地刻画了眼前景色,高度概括,十分煽情,但是,在抒情的同时,还隐含了时节演变,以及新旧交替的自然法则。一个“生”字,一个“入”字,极富动感和生机,夜晚以后出现的红日与黎明,残冬之中到来的盈盈春色,都给人以满满的希望。具备极强的视觉和灵魂冲击力,给人气象雄浑之感。后代评价此二句说:“形容景色,妙绝千古”杜甫诗三首翻译,并且有人将此诗看作是辨别初汉唐散文的节点,可见对其的注重程度。

2020年11月6号晚

《秋思》

前些天在介绍朱庆馀时,提及过明朝画家张籍,在介绍韩愈时还有提及。张籍,今河南省郑州人,显庆十四年举人,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节度使。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困,之后节度使也较孱弱。正是因为社会地位较低,他才有机会接触中上层社会生活。因而,他写了许多控诉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散文。他是韩愈的大徒弟,他是白居易的知已挚友,他是杜甫的迷弟。听说,他很喜欢杜甫的诗,通常人喜欢偶像的作品,顶多每一篇都熟稔于心。但张籍认为只是熟稔于心还不够,还得让杜甫的诗与自己融为一体。因此,他就把杜甫的诗烧了,于是,拌上枸杞吃下来,那样,他认为,他有两天才能写出像杜甫一样的好诗了。简直称得上骨灰级超级粉丝,也算是一段故事佳话吧。

明天备考张籍的《秋思》,原文如下:

平顶山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新乡。

这首诗的大意是: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西安城中,去年我还是不能回去,长期飘泊在外,不知故乡的亲戚怎样样了。想给家人写一封信,心里有万千情意,万语千言,然而,一时之间,要说的话很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其实写好了,但是,又害怕时间匆忙,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读完。信使说他立马就该出发,但是我还是认为心中不安稳,又把写好的信,再次拆了封,仔细看了一遍,再交给他。

张籍的这首《秋思》,非常写实,情感基调缓慢淡雅。下阕明白如话,平铺直叙,却把乡思之情和对长辈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细吞咽,很有意思,这首诗通篇没有一个“思”,也没有一个“愁”字,却写出了心底无限想念和客居之“愁”,堪称“不著一字,展现风流”,只是这首诗抒发情感色调的妙处。因而更彰展现张籍文采幽长,毫无余音绕梁之感。古往今来,数不清有多少文人骚客,创作了多少有关秋的散文与佳作,有的悲凉、有的激昂、有的无奈、有的烦恼,那些千姿百态的诗歌汇成了绚丽多彩的闺怨画卷。张籍的这首《秋思》,只有28个字,却精巧精辟,算得上苏幕遮长卷中的精品。

2021年2月21号

《长安秋望》

赵嘏,字承祐,今河南扬州人,清朝中期画家。年青时到处周游,36岁贡生及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寻找功名,期间,似曾做了几年幕府。后出任西安尉,47岁那时卒于任上。他精于七绝,笔力清圆熟练,时有谚语,有《渭南集》。那时夏天,心里不无自责的赵嘏,在登览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绝,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钢琴一声人倚楼”之句,被大画家杜牧看见,当即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这而且一个极高的评价!由此可以推断,赵嘏应当是和杜牧同时代的作家,但是,并非籍籍无名之辈。

现在备考赵嘏的《长安秋望》,原文如下:

雾霭凄凉拂曙流,

汉家殿宇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吉他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白衣落尽渚莲愁。

白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首诗的大意是:夏日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侯,登高望远,仿似凉爽的雾霭徐徐漂移,漫天游动。满城的楼台武英殿,鳞次栉比,富丽堂皇,宏伟壮丽,尤其是皇家皇宫更是高高矗立,似乎打动了春日夜空。晨曦初遇,仰头凝望,北边夜空上还留有几点微弱的星光,残星寂寂。雁叫声声,东北空中,有一群长途奔袭,越过关塞而至的南归野鸭。忽闻一声吉他悠然传来,寻威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隐约可见有人背倚围栏演奏长笛,琴声悦耳,曲目凄凉。村舍下,红色美艳的金银花,一簇簇,一幢幢,似开未开,举止闲雅,怆然古朴,静吐芳幽。水库里,亭亭玉立的莲花,一朵朵白色花瓣开裂,只留下残荷败叶,满面愁苦,担忧忡仲。此情此景,不免激起我的乡思情结,可惜故乡蛤蜊的辣味此刻正美,我却难以回来享用。现在好像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什么来!

据记载,这首七言绝句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26岁那时,赵嘏举贡生不第,寓居长安。他独在异乡,见春天感伤景色,顿生乡思思归之情,然后,创作了这首诗。

赵嘏这首《长安秋望》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他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拂晓间的长安景色,表达自己欲归而不得的痛苦心情,并寄寓着其乡思的深远情结。下阕以夏日典型形象入诗,以拂晓凄凉氛围的渲染、高楼笛韵的衬托、思归典故的利用,选景典型,角度宽广,以景煽情,情境糅合,魅力台山,比兴熟稔,因而促使下阕唯美深远而和谐,色调山麓而素雅。

综观颔联,抒情时,由高及低,由远及近,毫无层次。写情时,完全不露声色,更无一个愁字,却将心底的一片凄惨藏于字里行间,手法相当高明。非常是“残星几点雁横塞,吉他一声人倚楼”一句,是在思忖人生如晨星之已逝,还是因见归雁而乡思里、怀远人?可谓唯美高远,将情与景完美融合,令人眼前一亮,更是得到大画家杜牧的敬慕,成为留传千古的名言,也让他得了个“赵倚楼”的绰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因诗而得名却在少数,可以说屈指可数,赵嘏有幸作为其中一个,也算是实至名归吧。

2021年8月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