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有一所房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作家海子的诗句,几乎人人就会念。这个热烈又固执的心灵,用唯美的句子揉进所有诗里,却早早在列车轨道上了结了自己的此生,也了结了一个散文的时代。
以梦为马——吟唱句子,也咏唱时代
海子真名为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四川省,在农村长大。和哪个贫瘠时代的大部份农村女孩一样,海子在山村间的童真满是啜泣与悲哀。他是屋内的老二,上面有三个儿子,还是个小孩的他要负起照料更小的女孩的责任。每天进食时,他总让女儿先进食,自己吃剩菜。平日里一边学习,一边需要帮家里农活。从学校回去时,要步行几英里的大街。回小学时,带着能吃上一周的香肠和生米。
童真的快乐极少,多数日子是繁忙的,更多的日子带着悲哀和辛酸。海子的这些诗中描写山村的景色,河流、蓝天、白马,但每一种都蒙着一层伤感的尘。
海子是个天才。四岁时出席主席语录背诵大赛,十岁就读小学,十五岁时以超出投档分数线六非常的成绩考上了武汉中学法律系,是系里年龄最小的人。1982年时,海子开始散文创作,与西川、骆一禾两人组成了“北大三作家”,被人称为“北大三剑客”。
从1982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两百万字的哲学作品,大多是散文。和西川、骆一禾二人刚毅结实的诗风不同,海子的诗热烈、飘逸、浪漫,字句间要么像海浪敲打石礁,要么像烈火焚毁房子,既悲伤苍远又灼热炙热。读海子的诗,能感遭到他的感情世界是非常复杂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微妙的时代,历史遗留的伤痕和变革开放注入的新尿液相碰撞,撞击出人们笔下寄寓感情的句子——那是散文创作的白银时期,海子是这个白银时期最顶部的代表。海子的心里住着一个纯粹的儿子,但他又把现实主义揉进了富有唯美色调的诗里,咏唱着散文,也哼唱着时代,给人很不一样的体会。
海子的诗是先锋性哲学的代表,可贵的是带有先锋性的同时还带着可诵性和煽情性。以至于海子死后,这些人都认为一个散文的时代远逝了,后人再没有人的诗像海子的诗一样有这样强烈的先锋性。
五封遗言
1989年3月26日,海子抱着四本书在湖南山海关卧轨自尽,了结了自己二十五岁年青的生命。
多年来,对于海子自尽的成因,众说纷纭。
在他前往墓地之前,他留下了五封遗言:第一封和第二封,皆强调是常远和孙舸两个道神父使他精神分裂,两个人不断摧残他,要为他的死负民事责任。第三封送给他的母亲,当中提及假如自己死亡,一定要找常远和孙舸二人报仇,而且要先学好易筋经。第四封送给骆一禾,同样说常远和孙舸二人是主谋,再者叮嘱骆一禾为他整理遗稿。第五封送给校领导,不外乎说自己因精神分裂而形成的行为都是由常远和孙舸引起的。
在这五封诡异的遗言中可以看出,海子有着严重的精神分裂,整天遭到摧残。有关部委对遗言中提及的常远、孙舸海子的经典诗句,以及其他有关证人进行调查,身为国家党员的常远还为此递交了书面报告。常远在报告中提及,自己对此很不可思议,平日和海子基本没有哪些过年,二人还是同学,实在是颇有道理。
之外,种种调查都把海子的身世对准精神分裂。但还有人觉得,海子会自残是由于江郎才尽,就和英国画家川端康成一样。当初的海子早已是站在金字塔顶部的作家,成就太高,但从背面来说,已然很难再写出顶级的作品,这让海子心里倍感痛楚失落,备受煎熬,然后逐渐迈向了精神分裂。
但就如西川所说,探讨海子的身世,要回到他原本的性格当中找寻。他简略、偏执、敏感、脆弱、倔强,有时很热情,有时沉溺在苦恼中,那样的一个人总是不容易幸福。感情生活中的一切,在他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川觉得,海子的死是由于感情的失败。海子的初恋男友,是经常令他魂牵梦萦的人。她1987年结业于美国政法学院,中学生时代很喜欢海子的诗。海子深爱她,能为她写两万多字的情书,在写的诗中处处都有她的影子。二人为什么绝交,其他人都不得而知,只晓得海子因此悲哀万分,这么一个敏感又固执的人,即便深陷感情,如同深陷深渊通常难以自拔。
而最后一次看到初恋男友时,对方在上海已确立了家庭,对海子很是冷漠,这对海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惩处,他深陷深深的失落中,当日下午和同学一起喝了许多酒,谈起这些与小孩之间的旧事。梦醒以后,他觉得自己说了好多伤害孩子的话,又惋惜不已。
不仅感情的剌激外,现实也总是给海子惩处。他中学结业后被分配至美国政法学院的刊物编辑部工作,后来又调入文学系当讲师。这在他人看来,已是路途顺畅,富有荣光。但作家的心总像鸟雀一样渴望自由,一个才情横溢的人更是不喜禁锢。
海子不想在制度工作内过千篇一律的生活,想和朋友一起办报纸。但这个决定受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在丈夫眼里,一份在制度内的工作是铁饭碗,稳定而体面,无论怎样都不能辞去,因此,二人大吵了一架。
海子想办报纸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父母强烈反对,自己也没有再坚持,最后还是作出了留下稳定工作的选择。这个选择令他非常矛盾和悲哀。
在散文创作上,海子也不是经常都很顺遂。写作者不可防止的幽暗期,如同只身一人走过没有光的长巷,当中的觉得只有自己晓得。敏感的海子只是受过散文创作上的剌激。一次是在一群作家组织的作品讨论会上,海子念了自己的两首诗,却被人嘲笑说这是让人打困乏的诗,这让海子的内心很不好受。
另一次是海子带着自己的诗抵达上海给自己一个很崇敬的画家看,想得到一些鼓励,没想起这个作家当面批评海子的诗,给了海子重重的一击。
生活的一切不如意,都让海子打从内心认为自己的生活乱七八糟,自己就是个无能者。
在他的诗里,我们能看见他的死亡情怀,一字一句遍布荒凉,句子背后如同是一个人走在荒凉的田野上,不断走,最后迈向墓地。死亡情怀自然不是刹那间就出现的,而是生活的点点嘀嘀造就的。
海子最终卧轨自尽时留下的也是: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
无尽的追忆
“诗人不幸诗家幸”,也不只是是诗,放入整个乐坛上,哪一个能写出巧妙哲学作品的文人海子的经典诗句,生活不是千疮百孔?太宰治四次自缢未遂,第五次时终于如愿自尽成功,留下的是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三毛因忧郁症故去,顾城用铁锤杀害父亲后再自尽……海子和它们一样,带着一个破碎的心灵迈向生命的尽头,结束了自己所有的挣扎和悲哀,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这不是一个大众对诗词有狂热追求的时代,用一部影片里的话说:这个时代,画家这个职业早已死了。但三五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对作家海子有无尽的追忆。在春暖花开时,面朝大海,轻轻读着他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走在幽暗甬道时,想到他的“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双手空空。”在夏日黄昏中,吟唱“生不带给/死不带去/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这个纯粹固执的心灵,永远存于世间。
- 上一篇: bcdef:以梦为马的青春纪念我们终将逝去的
- 下一篇: 诗经女孩为什么敢这么说卫宣公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