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籍

古籍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及步骤,建议收藏!

2023-08-16 21:02:31古籍
史上最全文言文翻译方法汇总!文言文翻译是很多同学的短板,今天为大家总结了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文言文翻译的步骤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及步骤,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古文文翻译方式汇总!

转载于百度文库,查来缘于公众号大学英语:

引言:

古文文翻译是这些老师的瓶颈,现在为你们小结了古文文翻译的方法,希望还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找到要译语句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阅要译语句前后的诗句,体察这段话的大致含义,明晰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诗句的特性,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见疑难语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斟酌。译完全句后,再研读一遍,检测校准,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有译音和音译两种。

☆直译

何谓译音,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条逐字地对应翻译,做到词义、虚词尽或许文意相对。译音的弊端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拗口,语言也不够通顺。这时就该选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式。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似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天,丰城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抚州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谥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当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岘港者?”

译:光武觉得岘港传球很难,向邓禹打听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驻守岘港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当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或许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然后断定司马迁也是文采苍劲,在叙事中擅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么。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晓得古代的人还有这么的状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真话,晓得今人中原本就有,也是无法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成语意义已然发展,用法早已变化,时态早已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种谚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无耻,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儿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古文中也有一些特称成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呼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今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我希望(太后)把提倡俭朴思忖深远作为准则,把偏好奢华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夸耀。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甲午年春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时时间称呼,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儿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皇位而整治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桎梏。(贾谊《过秦论》)

译:然后又派蒙恬到南方去修建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节度使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在清廷做官,不晓得有战场上的危难;自恃有爵位的收入,不懂得有耕种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形容比兴,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儿形容“朝廷”,应当替换。

古文诗句中也有不少的通感格,翻译时通常选用更换的步骤。诸这么类的也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古文中有些副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假如硬译反倒恼火或碍眼,译文时可删削。很多词包括:发语词、凑足辅音的动词、结构倒装的标识、句中停顿的词、个别副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份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动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语句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西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比喻词词头,动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五国与秦皆藩镇,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动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弃不译。

⑤山有小口,如同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赞叹的口吻动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动词后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动词,帮助使动词放在主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按照现代汉语的字词和时态降低或补充一些成份,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状况:

(1)和弦字词增补成双音字词。

因古人多用单辅音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辅音词,翻译时,用与古文字词相似或相似的现代汉语成语把古文文中的单辅音词补成双辅音词。需要留意古今异义的双辅音字词如“妻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怎么?(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官吏,恢复你的俸禄,这么怎样样呢?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译:皇后害怕看到有人强调自己的过失,这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外戚(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有才德的人若果钱财多,还会消弱他的抱负;直率的人若果钱财多,还会增多他的过错。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辅音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妻子”在这儿就该分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儿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大家很多人有母亲、儿女,白白送死没有用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

(2)增补副词、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古文文中经常承前、蒙后省略副词、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按照详细状况补进去。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同也。”(韩愈《师说》)

译:(这些指摘他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纪相仿,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儿“则曰”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翻译时要补出。依据上下文,这儿省略的应是“那些嘲笑他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译:有人再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上去,但没有读过。

这儿“有”的上面省略了动词“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副词“吾”,尾句省略主语“之”,翻译时应当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虽然,力气可以到哪里却没到,在他人来讲,是可以夸耀的,对自己来说,是应当悔恨的。

这个短语,按照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因此“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它们的特点加以学习,看出这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副词是语句里最重要的成份,通常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还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时态“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进去。

⑤沛公军壩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防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古文文中,动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按照详细状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然后召集她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她们,各部落都觉得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动词“之”,代“他们”,翻译时应当补出。

(3)动词前面降低有关的象声词、分数的词句。

古汉语中,多数状况下,人数、分数等表示的方式和现代汉语有巨大的差异,不用叠词和表分数的字词,在翻译时要按照详细状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去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父刘氏去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象声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这部选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约非常之六。

“十之六”是分动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这些喜欢游玩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非常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因为古今时态的演化,有的语法抒发形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句型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后置、定语前置和动词词组前置等。如:

(1)主谓倒置

副词后说的状况,多适于感慨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鄄城也!(刘向《晏子治鄄城》)

译:你整治巨野是挺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慧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鄄城”、“汝之不惠”是谓语,“甚善矣”、“甚矣”是主语。翻译时应调整次序,副词在前,宾语在后。

(2)动词后置

有多种状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从句或短语,再说从句。最值得留意的是用“之”“是”把动词提及代词前的词句。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动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虑。

这是一个动词后置句。古汉语中,为了指出谓语,利用词“之”“是”“之为”使动词后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抒发,次序为“不知句读,不解答”。“之”是动词百度翻译文言文,帮助使动词后置,不译。又如“其一人埋头致志百度翻译文言文,惟弈秋之为听”“惟命是从”等。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晚清未之有也。

译:从知县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晚清未曾有过那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假如动词作谓语,通常要前放在主语代词之前。例中“未之有”即“未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旁边,即“有之”。又如“时不我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③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即便应当劝告大家吧?

古汉语疑问句中,假如动词作谓语,通常要前放在主语代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旁边,“是”是动词,动词后置的标识,不译。

④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不晓得您凭哪些晓得这件事?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恳求哪些呢?

“奚以”“何请”均为疑问句中动词后置,翻译时要将动词不定式“奚”“何”放到谓语“以”和分词“请”的旁边。译为“凭哪些”“请求哪些”。

(3)副词前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宾语前置,常用“中心词+前置宾语+者”或“中心词+之+前置宾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次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红虫没有坚硬的爪牙,强悍的腰腿。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腰腿”。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旁边。

②今四川巴郡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详细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译:今天江苏寿春那边,竖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有只不过规模小一些的千岛湖。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主语“具体而微”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后面。

③客有吹长笛者,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长笛的顾客,合着节拍应和。

“有吹长笛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长笛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后面。

(4)介宾动词前置

古文文中,介宾动词前置十分普遍,按现代汉语的抒发习惯,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主格。但从内容上讲,他们有时作定语。翻译时要提及短语后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游荡。也可译为:游荡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花园中的榕树上。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然后召集她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她们,各部落都觉得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凉亭里吃饭并借此为乐。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于庭之槐”“以祸福”“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在冠词“拘”、“学”“多”“纺”“谕”“饮”前作定语。但有时,有些动词可放在宾语之前作谓语,也可以不调,仍置于主句上面作动词,如例③。

(5)古文文中,适于修饰宾语的介词,常放在主句之前作定语,而现代汉语中经常放在主句后来作定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出十步,劣马走三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置于“跃”和“驾”的旁边。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些状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缸。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置于主语“击”的前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次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缸”,不符合现代汉语抒发习惯。应当在动词后加上叠词,并置于主语后来。

6.缩

即凝缩法。即对古文中为了加强气魄而使用繁笔的语句简化。如:

有称霸天下,包举宇内,涵盖四海之意,并吞九玄之心。(贾谊《过秦论》)

译:“秦有并焚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意译

何谓音译,则是依据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句子尽或许照料原文虚词。对使用形容、借代、婉曲、用典等比兴手法的诗句,通常用音译。音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成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子也可以变化。音译的弊端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隐喻

隐喻,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译音。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定语的晋朝名词置于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顾客下马登船。

假如我们译出的语句是那样:主人下马,顾客登船。主人白居易没有登船,怎样“移船相似邀相见”?因此,要把同为副词的“主人”、“客”,同为副词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在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攫取收藏的饰品、珍奇、精品。

这种句式译音就使语句的意义不全,要再次组合,互相补充,音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份组合后,放入一起翻译。

2.形容

形容比兴在翻译时要译出其形容的意义,尤其要留意译出比兴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锋利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建的城”或“金属修建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么的说法。因而音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浊的看守所中却在所不辞(的缘由)。

“粪土之中”指丑陋的地方,不能译音,应译出其形容义“污秽的看守所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集聚上去,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油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形容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暗喻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觉得平民百姓相处仍旧不相互蒙蔽,更毕竟大国之间的相处呢?

例句用了暗喻的比兴手法,翻译时应当译借出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头上穿的土布袜子,也就代这种穿土布袜子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喧闹的音乐搅乱两耳。

“丝竹”,原本是指棉线和毛竹,这儿拿来代用棉线和毛竹制成的弦吉他和管吉他,又因这种吉他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那样的事例还太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役,“桑梓”代乡里,“祝融”代大火,“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高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官员厚禄等。

4.含蓄

含蓄,主要是避忌。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深壑”。凡遇见这些状况,按现代汉语抒发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十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假如依循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十年后我们将会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译音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儿抒发的是一种委婉的挑战,意思是要来收益,而收益的形式是报仇。

②生孩一月,慈母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母亲就病逝了。

“见背”是古人避忌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当把它译进去。

5.比兴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必须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时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医生将其父的舅父另行嫁人,不使赐死,父王已故去的妻子为替父亲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撞倒恩人的强敌而使恩人获胜。因此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弃城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抒怀》)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象霍去病这样建功立业,仓促撤军,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援军,便匆忙万状。

“元嘉”是北魏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征讨吐蕃,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这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倘若遇见钟子期这样的知音,演唱高山流水的曲目又有何种啜泣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跳舞,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转载保留:本文来自英语杂志公众号[ID:]

[请关注数学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