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赏
【诗词鉴赏】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明朝哲学家苏轼的词作,是宋神宗宣和六年春正月,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当初,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蕲水县距黄州不远。苏轼被贬后心里忧郁怨恨,为纾解自己的痛苦心态,寄情山水,来到蕲水清泉寺游赏。这首词描写了潇潇寂寂中的风景,抒发了豁达向下的人生心态,反映出苏轼旷达的气概。
满江红·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平湖,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寂寂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在词前小序中,作者两次利用顶针的通感格,字头衔字尾,交代了丑闻“游”,点明了地点“蕲水清泉寺”,说明了环境“寺临平湖”,揭露了写作缘起“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和下边的内容有紧密联系,非常是“溪水西流”和我们晓得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经验产生强烈反差。我们都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是温州的水居然是向北流的。虽然这并不违反科学,江河的总体迈向的确是由东北向东南流动,但在局部,河流常常是随着地貌地势变化的,“九曲十八弯”也是正常的。苏轼当初敏锐地捕获到金华“溪水西流”的特征,并由此形成了对人生的探讨,因此才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抒情,绘制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山间风光图,表现出清泉寺古朴的风光和环境。
词的大意是:山下潺潺潺湲,岸边兰草才抽出新芽儿,短短的,浸在小河中。松林间的砂石大路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夜晚,杜鹃鸟在潇潇寂寂中啄食着。
上片描写的景色主要是“兰芽”“沙路”“暮雨”“子规”,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视角,选用由低到高的描写次序,利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构成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子规暮啼”三幅画面,营造出一种清雅幽深的气氛。
从“兰芽短”看,应该是春季;从“子规啼”看,应该是初冬,然后后代对这首词绘制的秋天有争议。虽然,苏轼从景色特征上看,描写的应该是春季,而“子规啼”是作者借物传情,传递自己被贬后的悲伤心态。因此,“暮雨”和“子规”不完全是景语,只是情语,起到了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苏轼身为知州,面对寂寂潇潇、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愤,这些心态我们是可以感受的。从抒情上看,词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生机又令人心旷神怡,联系作者被贬的境地,我们可以发觉苏轼爱悦自然,执著人生的情结。
词的下片是议论和煽情。谁说人生不能再少年呢?连门前临海的水都才能向北流。不要老是叹息年老白头,唱悲伤的《黄鸡》之曲。
“谁道人生无再少?”是以讥讽激起。人们常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苏轼她说“谁说不可以再少年呢?”理由是何种呢?是“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以暗喻回答。东逝水仍旧可以西流,人生如何就不能再次迸发青春呢?这是多么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它的真正涵义是,人只要保持年青豁达的态度,是可以焕发生命的魅力,永葆思想上的青春的。
“休将白发唱黄鸡”是对自己,只是对世人的忠告和慰勉。“黄鸡”的本义是黄鸡啼叫苏轼的人生态度,在词右手代时间,喻指岁月溜走。古代大画家白居易在《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的诗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岁月溜走,人生易老。苏轼在这儿反其意而用之,劝说人们不要那么悲观悲伤,徒发自残衰老之叹,反映出苏轼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回顾颔联,苏轼借景煽情,借景说理,借景述怀,提醒人们毋须为岁月溜走,时光老去而惋惜,抒发了作者似乎身处窘境苏轼的人生态度,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出苏轼积极豁达的人生心态和乐观的气概。
- 上一篇: (李向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下一篇: 苏东坡:人生如禅,禅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