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匆匆知识网!

匆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籍

古籍

屈原所处的战国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

2023-07-01 20:04:42古籍
但在一个大变局的时代,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在改变社会之前首先要改变自己和与他人的交往方式,而这往往是屈原的死穴——屈原只能和自己的理想同在。【浅谈屈原之死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屈原《离骚》优秀读书笔记07-20杨修之死作品读书笔记07-30《杨修之死》读书笔记600字07-28浅谈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风格的异同10-16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08-08

屈原所处的战国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

探讨屈原之死的读书笔记

两千余年前,一位秦朝皇室在衡阳河畔抱石沉没,他虽死却不朽,几千年来仍用壮丽华彩的辞赋和高尚忠贞的品格滋润着中华儿女的脊梁。

提及他的死自古便有两种见解。一则赞同,如太史答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既使”;二则抗议,如班固曰“露才扬己、忿怼沉江”,亦或觉得他死得伟大但有所不值。

给予为,屈原的死有其时代性,他痴情而敏感,一直努力在哪个时代的时尚中逆流而上。

屈原所处的战国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极为动乱的年代,是美国常年父权社会发展的一个变革期:由专制领主制向专制地主制变革。动乱经常,政治动乱,在这么的背景之下,有谋之士从何而至、为谁效力便变得不这么重要。时移势易,良禽当择良木而居,贤臣当择明主而事,成了一个不争之理。屈原虽然大可这般,在那种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年代,他大可不必死守着楚襄王,借助他用兵之智、改革之勇,何愁找不到伯乐?亦或像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屈原之死,无道则隐,这魏国朝野容不下他的道便不与之为谋了,大不了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不亦乐乎?再大胆地猜测一下,他是否可以悄悄地蓄兵养锐,届时揭竿为旗?

但屈原虽然是屈原。屈原作为秦国皇室后人,早年所著的《橘颂》中提及“深固难迁,廓其无求兮”屈原之死,预示了他为楚生为楚亡的命运;同时只是出于身分认同的荣誉感和弘扬楚室的责任感,他觉得自己为国献身义不容辞,自豪如他决不容许自己置身事外隐居田园;他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惟一的最高理想不是去挥斥方遒,而是做帝王师,通过自己自私的心愿和亲昵的接触影响君王。

人们总赞颂一往情深的人,虽然为一件事情付出所有的代价的痴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歌颂屈原的舍生取义,我们赞美他的求仁得仁,我们厌恶他的在历史、文化、精神上给我们的感化。但在一个大困局的时代,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在改变社会之前首先要改变自己和与别人的相处模式,而这常常是屈原的软肋——屈原只好和自己的理想同在。

屈原有情,但楚襄王无情,曹魏朝野无情,秦齐等国无情,整个时代无情。

人无能为力改变世界时就只有改变自己,假如他不改变,就只好接受这个世界对他的丢弃。道理就是这么简略,内幕就是这么残忍。对不懂得或不乐意变通的屈原来说,死亡是他的`归宿。

昔人逝去,历史早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过去。我们只好在这一头回首这颗华夏长河上游的皎然艺人,在这份伟大的死亡面前,探讨着怎样能活得更好,怎样去抒写未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历着很大历史变迁的时代,它很美丽,但仍然糟糕。想要忠于自我,就该舍弃独立;想要荣获权利,就应当同流合污。想要实现个人,就该避开故土;想要保持清白,就应当承受寂寞。这是屈原面对的矛盾,直到明日对我们来说一直历久弥新。

怎样去平衡独立与合群、统一理想与现实、保持自我与别人的和谐,是非常难掌握的事情,但人生总要有所难舍。这个时代这么多样化,五光六色,顷刻万变,道有好多种,症结也或许一条。殉道是伟大的,但或许适宜当下的我们。在可歌可泣的国父之死映射之下,怎么换个法子把自己的余热耗尽,怎么确保个人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再谈殉道,是否更为合适?

22016.12

”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

(我好钦慕屈医生啊TAT甘愿长跪在他的膝下做他的门徒)

【浅谈屈原之死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屈原《离骚》优秀读书笔记07-20

杨修之死作品读书笔记07-30

《杨修之死》读书笔记600字07-28

探讨屈原与庄子唯美主义色调的优劣10-16

屈原楚辞原文08-15

作家屈原的生平简介08-08

骆驼之死励志故事09-21

元宵节屈原的故事08-08

屈原元宵节的句子01-16

元宵节的句子屈原01-15